的,怕跟着闺女过去部队容易,自己一个人回来难。儿子要上班,也不可能请了假送闺女她们过去。
苏玉皱了皱眉头:“是有点麻烦,到了部队那边连州可以来车站接我们,这边的话爹娘你们也可以送我到车站,就是路上我一个人怕顾不过来。”
前世她没少听说火车上有孩子被拐的消息。那会头回去部队随军,也是连州请假回来带她们娘仨过去的,现在估计是请不到假的,和前世不太一样。
苏玉只道:“反正离去随军还有些日子,到时候再看看吧。”
隔天她去上班就先把卖工作的事散出去,同事里有不少高中毕业的亲戚,都是潜在的对象。
何家这边,何素素忙着构思第二个长篇故事。
原本她还不急不躁的,想着再休息一阵子,但是拒绝了三嫂那份工作怕爹娘担心,只好尽快写出第二个故事来去投稿,用稳定的稿费来让爹娘放心。
她脑海里隐约有些想法,在信纸上写写画画,天马行空地想着,有什么灵感赶紧记下。连着两天下来觉得有些疲累,干脆就去村里头走走。
田地里人们弯身忙碌着,绿油油的一片秧苗长势兴盛,天空湛蓝一片,偶有白云飘过好似也模仿着人们劳作的样子,惟妙惟肖。
走着走着,走到生产队里唯一的小学那,这里也是村里唯一的二层楼房,装置着一到五年级五个班,桂芳她们就在这里读书。
或者说,何素素小时候也是在这里读书的。
她望着里头熟悉的模样,泥土建的教室黑乎乎的,桌椅也老旧不堪,但讲台上的教师激情洋溢教授着课本知识,台下的学生仰着稚嫩澄澈的脸听着。
离开时,还能听到二楼教室传来的郎朗读书声。
何素素心里有些触动,关于将要写的第二个故事,似乎又冒出一些新的想法来,于是疾步走回家进了房间坐书桌前拿笔记录下来。
很快,她构思好第二个故事总共五个阶段的剧情,那些起承转合的关键点剧情也全都设置好,连带着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及行事风格也全部确立下来。
在这样的基础上,何素素歇了一天后攒着满腔热情开始写故事正文。
这回动笔写起来很顺利,说是行云流水也不为过,一周便写好了杂志社要求首次投稿的两万字。
何素素很是兴奋,她将这两万字稿子顺着看了两三遍确认没有逻辑错误,完全是沿着设定好的大纲完成的之后,又检查了遍没有错别字,这才收进信封里,准备找时间拿去县城邮寄了。
这时,三嫂苏玉又带着两个孩子回来了。她说:“我那份工作已经转卖出去了,现在办好交接手续,也不用去上班了。连州那边说是准备好了,让我三天后带着孩子坐早上十点那趟的火车过去部队,我想着带孩子过来再陪下爷奶。”
当然,她也有些东西需要婆家这边帮忙准备。
何父何母听到老三媳妇就要带两个孙子去随军,是既高兴又不舍。高兴老三一家子马上就能够团聚在一起,不舍两个宝贝孙子要等过年才能再见了。
于是何母搬出家里存的糕点、饼干、糖果,找着机会就分给大宝二宝吃。当然,见者有份,桂芳她们也得了份吃的。
苏玉找时间先和婆婆商量件事:“娘,我有个想法想和你说一下。就是我带着大宝二宝还要提行李去坐火车,路上一个人挺犯怵的,这年头路上人贩子又多。我想啊,能不能让小姑也跟我们一起去部队,路上她能帮个忙,到那边也有地方住,就在那住一段时间。”
“部队里优秀的战士多,说不定有合适小姑的,连州也能帮着介绍下。”
她也是突然冒出这个想法,既是为了何素素帮忙,也是真想帮她找个好对象。过不了多久哪个男知青就要下乡了,说好了不管但还是不忍心,想要帮小姑避开这段烂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