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节(5 / 6)
中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但是临到嘴边,出来的却依旧是“东方化”这个有点笼统而模糊的借口。
在维拉海战之后,诺克斯去职已经不可挽留。同时,美太平洋舰队肯定也会换人。罗斯福有召集手下的智囊团认真的分析维拉海战失败的原因,而他最终得到的答案和诺克斯给出则差不多。因此,对于诺克斯的去职他是同情并感到惋惜的,所以,他真诚的安慰诺克斯道:“国会的那帮人并不了解战争,将军,您大可不必妄自菲薄。维拉海战和反攻新几内亚失利确实令人失望,可是您应该看到,美利坚绝不可能被这一次失败打倒。”说到这里他语调有多提高:“美利坚依旧是世界上生产力和工业化排名第一的国家,我们的财政情况也允许我们继续加大在军事上的投入。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日本身上可以立刻将日本击倒,但是这种事情绝不会发生在美利坚身上。我们美国人从来都是谦逊的,勇于认识自身错误并积极改进学习的,既然中国人在这方面有特长,那我们就向他们学习好了。等我们掌握了中国人的对敌手段,再等我们的太平洋舰队恢复元气,我们完全可以再来一次反攻。而这一次,我相信胜利肯定属于我们。将军,您熟悉海军事务,海军部长做不成了,完全可以在其它方向发挥作用。既然派员向中国海军学习已经刻不容缓,这件事就交给你做好了。嗯,我看可以在联席参谋长会议下面设一个部门专门负责这件事。不仅是海军,陆军、空军,我觉得都应该向中国学习……”
反攻新几内亚和维拉海战失利让罗斯福这段时间承受了太大的压力。美国虽然总统统帅三军,可是却有国会压在总统头上,所以总统非但不能为所欲为而且要为每一次的决策承担责任。因为反攻新几内亚事涉美国重返东南亚这一国家未来百年大计,所以美国国会才同意一而再再而三的增加军费。现在好了,巨资投入进去却打了水漂,且别说这直接关系到国会议员的选票问题,便是从个人情感而言,他们也绝不会无动于衷。
国会议员们看待问题比较现实,国家花了那么多钱来武装海军,可是海军居然还是屡战屡败,负责人当然难辞其咎,同时,总统也该为任人不明承担责任。
海军和太平洋舰队肯定要换人,而太平洋美军总司令也要换人。对于罗斯福来说,打了败仗不仅仅是换人的问题,他还必须考虑战术战法甚至装备是否适当的问题。“装备不比日本人差,士气也不比日本人弱,为什么就是打不赢呢?”这个问题已经困扰罗斯福相当长的时间了,而现在,他觉得已经到了他不得不正面应对的时候,所以才有诺克斯的这次进见,以及接下来若干的召见并军队的调整。考虑到东南亚日军肯定会抓住这次机会反攻澳洲,还得考虑澳洲的防守问题。美澳联军新败,太平洋舰队肯定要整休,要想守住澳洲那就不得不再次请求中国的支援。可是联想到中国正是因为美国屡次的求助才越来越壮大,罗斯福心中又升起几分不甘来。中国的外交部长宋子文这段时间十分活跃,频频造访河内和新德里,罗斯福已经知道他是为了联合国的筹建事宜,这让他对中国又多了一层戒心。对于联合国,罗斯福一度是十分热心的,因为他当时以为以美国的实力,如果盟国真成立联合国的话,那么美国铁定能够获得足够大的话语权。但是现在呢?美国的实力似乎没有削弱多少,可是因为军事上的表现实在是太差了,他不得不担心在这拳头决定一切的时代,中国会因此强压美国一头从而掌控联合国。
“也许应该学欧阳云,借这个机会狠狠敲诈中国人一笔。”当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独自面对偌大的世界地图的时候,罗斯福心中不禁如此想道。随即,他的目光落到澳洲的版图上,又只能苦笑着暗道:“可惜军队不争气,澳洲还得借重中国人!”
建军九周年
美国的罗斯福还有心情想是否趁机狠敲中国一笔,英国的丘吉尔因为北非和中东的战事糜烂,对宋子文提出的要求却根本不敢拒绝。至于法国的昂波斯,因为他身上浓重的“中国”印记,再加上中国已经兑现承诺正式出兵助其发动复国战争,所以他根本不会在这种小事上和中国政府过不去。苏俄方面,在取得奥萨和萨比决战的胜利后,苏俄政府的处境大大改善,受此正面影响,斯大林的个人威望有所恢复,也让他在政治斗争中得以重新掌握主动。有了一言九鼎的实力,斯大林为了换取远东远征军更加积极的投入对德反攻,纵然国内反对声不小,他依旧坚持执行当初和中国方面达成的“重庆秘密协议”。而连远东的土地都肯真的舍弃,自然也不会在联合国这种小事上和中国为难。
直到这个时候,虽然联合军已经成为苏俄战场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但无论是罗斯福还是斯大林却都没有太将联合国当回事。而美国和苏俄也必然会在事后为他们今天的疏忽吞下苦果。
1944年5月5日,值学兵军特区和重庆、南京等地为学兵军建军九周年大肆庆祝的时候,在重庆的朝天门新落成的一座三层小楼内,在中国民众的欢呼声中,中苏美英法五个国家的外长或全权代表并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朝鲜等国家的名义领袖或外交大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