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第184节(1 / 4)

万风扶着他姐从收银台坐起来,看着她蹒跚的背影,有点不放心,又叫阿英姐陪着回去。

万云这头就是顾着店和自己的肚子,其他的她是万事不操心了。

灵宝村新买的小楼已经装修完毕,就等吕道长算的那个装大门的日子,大门装好就进家具,进了家具再放置几个月,小孩出生后,就能直接搬进去坐月子了。现在桂老师在广州,正让裘阿姨陪他选家具和挂画呢。

家里的每个人都在各司其职,周长城那头则是完全钻入工作中。

昌江的生意是真好啊!

姚劲成带着销售一行还有梁志聪等技术方面的重要员工出访欧美,原本只是计划去一个多月,后来又延续到七月底才陆续回来。

尤其是在美国西海岸硅谷那一带,他们见识到了美国在电子信息技术行业正高速迅猛地发展,电子计算机的智能化,能代替笨拙的手工统计和计算,那一片土地上冒出许多新鲜的、听都没听过的科技公司。

而这些科技公司的基础就是电子计算机,也称电脑,香港已经有知名大集团的二代在大力投资科技信息类的企业,这些精明的商人们,目标是让每个家庭和个人都用上电脑,节省人力,电脑这种新鲜事物将会被大规模卖往全世界,所以电脑普及肯定是时代不可阻挡的趋势。

而如今台式电脑和屏幕都由很多塑料和金属盖制品组成,这些公司要生产大量产品,正在东南亚地区积极寻找廉价好用的供应商。

姚劲成正是带着自己的销售团队去提供服务的,这次他们既谈成了个大客户,也谈了数个小客户,姚劲成不嫌这些下单量少的客户小,他的计划是要陪着这些客户慢慢成长。他很看好整个北美湾区的发展,也想看看这些新兴行业将会把整个工业趋势带往何处。

总之这一趟出差,让姚劲成非常兴奋,看到新世界欣欣向荣,并且多次激情半夜连线周长城他们这边开电话会议,要求周长城和魏振汉等人一定要把工作做好,等他们回来。

周长城确实非常忙,不过忙一些好,项目做好了,他就有理由去申请奖金,多给家里攒点钱,现在丁万里和其他几个下属已经带出来了,他这部分的工作完成还算过得去。

真正忙不过来的是魏振汉,他虽然没有上司制衡着,但在项目订单如此繁重的情况下,他的生产部门显而易见顶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外发部分订单,另一方面也在催赵前进赶紧给厂里招聘熟手工,虽然累得倒头就睡,但又觉得忙得很痛快,至少看着订单一个个完成,然后交付给客户,这种成就感比之前在东莞的玩具厂搞人事扯皮有成就感多了。

坐在公共茶水间休息时,魏振汉对周长城感叹:“这两年,姚生赚得可够多的。”

周长城拿着杯子喝水,也说:“毕竟人家是大老板嘛,所以才赚得多。”

但说完这句话,他心里莫名就有点寂寞起来,自己家里也有个老板呢。

虽然周长城很为万云当老板感到骄傲,但往细致的方向一想,自己也挺不争气的,这么多年来,小云的收入一直比自己高,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和姚生一样赚大钱?

但周长城现在被昌江的杂事缠绕,没有过多的时间思考这个,还是决定专注于手头的事情。

现在随着万云的月份越来越大,整个肚子都鼓起来了,只要是休息的时间,周长城都会骑着自行车,载着她,两人慢慢从昌江宿舍楼到双界路的店里。

这日,忙着给客人打菜的阿英姐在闲下来后,打量着店里,跟发现新天地似的:“每次老板和周经理一起进店,我们的客人好像就会来得多一点,我那儿是一直在挥勺子,阿风收钱找钱速度也要加快。真是天生一对,夫妻福旺!”

这种说法虽然是无根之谈,但听起来也怪让人高兴的。

现在过了中午一点半,用餐高峰已过,店里没几个客人了,听店员这么一说,有限的几个人都抬起头来看看这家店的两个老板。

就在此时,面上带笑的周长城竟和一个起身要走的男人对上了视线,那人板头正脸、身形挺拔,两人都觉得对方有点面熟,看了一眼,又再看一眼。

周长城脸上带着不确定的疑惑,试探地问:“你是,董孝武吗?”

“对,我是!你是周长城吧?”那高大的中年男人显然也是认出人,还喊出名字来了。

“董哥!有几年不见了!”周长城赶紧伸出双手去,握住董孝武的手,激动地问,“你现在怎么在深圳,什么时候从广州过来的?出差吗?”

“嗐,我过来好几年了!”董孝武也用力回握周长城的手,“你怎么也在深圳?之前你不是在…在广州的一个什么厂?我记得是很大的厂。”太久没见,他都想不起来了。

周长城便说:“我们公司是港资,叫昌江精密,现在老板在深圳也建厂了,所以我就跟着调动过来了。董哥,真是有几年没见了!相请不如偶遇,今晚一起吃饭?”

但董孝武下意识迟疑了一下,看向刚刚跟他一起坐在这儿吃饭,现在正站在门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