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189节(2 / 2)

::”

“哈哈哈,”叶满枝安慰郁闷的男人, “可能是我总说骑脖脖,她记住了。”

吴峥嵘在闺女的脑门上弹了一下,“我整天带着你骑脖脖,也不见你喊我一声。”

叶满枝将孩子交给她,让父女俩私下交流去,她自己坐到桌边,快速吃了早饭。

“食堂的窝头实在是拉嗓子,咱家还有几袋麦子,找个时间磨成粉,咱们自己蒸点馒头吃吧?”

大清早就吃干巴巴的窝头,让叶满枝没啥食欲。

吴峥嵘回头说:“那窝头不是给你吃的,你嫌拉嗓子就吃别的,旁边的油纸包里有个面包。”

叶满枝打开油纸包,果然看到里面有个圆面包。

“你疯啦?有买面包的钱,还不如买几个白面馒头呢!”

市里对糕点面包这类高油高糖,还需要使用细粮的食品,一律实行高价政策。

前两年买一个圆面包,只需要一毛五和二两/粮票。

去年开始,圆面包就涨价到一块钱了。

叶满枝偶尔会嘴馋想吃面包,但她之前囤了不少饼干和水果罐头,她给自己定了一个月吃一包饼干和一罐水果罐头的标准,也能靠着这些甜食解解馋。

“不是你昨天说的想吃面包吗?偶尔吃一次没事,咱吃得起。”吴峥嵘自己对伙食不挑剔,食堂做什么他吃什么。

656厂食堂能保证每天按三餐供应伙食,已经很不错了。

但食堂昨天挂出了这个礼拜的菜谱,每天早上的主食都是窝头。

像叶来芽这样娇气的同志,吃两三天窝头还行,让她连续吃一个礼拜,她肯定不乐意。

所以,吴峥嵘干脆给她买个面包改善一下伙食。

既然已经买回来了,叶满枝肯定要好好享受的。

她给自己泡了碗奶粉,还加了一勺白糖,配着面包吃。

上次吃这种奢侈品,好像还是沾她闺女的光,吃了吴爷爷给重孙女买的面包和糕点。

吴爷爷花钱从不抠搜,他觉得自己已经这把年纪了,想吃啥就应该吃啥。

经常和老伴一起带着重孙女,去供销社和副食品商店转悠。

吴有言不会说话,但她肢体语言丰富,相中什么就伸手指向柜台。

托闺女的福,叶满枝吃过吴爷爷买的,五块钱一斤的炉果,三块钱一斤的江米条,两块八一斤的蛋糕。

号称五块钱的炉果,以前只卖五毛五一斤,要是让她自己花钱买,她绝对舍不得这么奢侈。

想到这里,叶满枝瞅一眼还在骑脖脖的父女俩。

大方地把这个昂贵的圆面包,与两位吴姓同志一起分享了。

吴玉琢小朋友终于开口说话了,对两边的老人来说都是大事。

叶满枝去学校上课的时候,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吴家二老,请他们尽量多陪孩子练习说话。

放学以后,又带着闺女回姥姥家,跟叶家人也通报一声。

然而,母女俩手牵手进门的时候,老叶家的气氛却并不太好。

她让女儿与两个哥哥一起去屋里玩,然后坐在常月娥身边问:“妈,家里发生啥事了?我爸咋生那么大的气?”

常月娥悄声说:“老三老四想把自行车卖了!”

“那自行车不是我三哥三嫂的吗?我爸生什么气啊?”

三哥成为工程师以后,厂里奖励给他一张自行车票。

自行车几乎是三转一响中,最受欢迎的产品,多少人都梦想拥有一辆自行车呢!

有了这张自行车票,三哥两口子大手笔地花了167块,给家里添置了一样大件。

自行车刚买回来那段时间,三哥对爱车宝贝得跟什么似的,车身被他擦得锃亮,远远瞧见一个水坑都要提前下车,将自行车扛过去。

常月娥掩着嘴说:“车虽然是老三两口子的,但买车的时候你爸出了50块钱。他寻思大家在一个屋檐下住着,那自行车买回来了,其他人难免要借用,一来二去的容易产生矛盾,所以就出了50块钱。自行车还是老三两口子的,他出50块,以后家里其他人要想借用也好开口。”

叶满枝了然颔首,老叶这样做确实能提前化解一部分矛盾。

“那我三哥为啥要把自行车卖了啊?他那么宝贝自行车,怎么突然就要卖了?”

“你四哥回来说,”常月娥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人愿意出600块钱,买一辆自行车!”

“多少?”

“600块钱!”

叶满枝瞠目结舌:“我的妈呀,那人是疯了还是傻了?”

四哥听了她的感叹,晃着二郎腿说:“人家没疯也没傻,自行车的市场价就这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