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翦商(出书版) 第14节(3 / 5)

者不止幼儿,朝东的屋 前还有四座祭祀坑,其中三座各埋入一只猪、牛、羊,第四座坑(h104) 埋的则是人。

h104的边长2米左右,方形,深约15米,底部埋有三人。一 名十四岁的少年可能先被杀死,被扔在坑角;然后是两名成年男子, 被捆住两腿扔进坑内,胳膊呈挣扎状,但尸骨并不在坑底部,而是弯 曲在从20厘米到120厘米高的曲面上,说明当献祭者向坑内填土时, 两名男子曾努力从土中蠕动钻出,直到力气耗尽,才被活埋。

从骨架姿势看,他们都是捆绑后被推入坑中活埋的。南侧的男子, 三十五岁左右,两脚被捆,两手撑地,头仰起,呈挣扎反抗状;北侧 的男子,年满二十五岁,两脚亦被捆绑,头朝下,两臂张开,亦呈挣 扎反抗状。两具骨架几乎平行,可能是同时被推下坑的。

这座房子还有更匪夷所思的现象:在废弃后塌落的土坯中混杂着 四枚人头骨,分别散落在东、西、南三面墙外。这些头骨没有被夯筑 在土墙中,也没有埋在室内,这就只剩下一种可能性:它们被挂在室 外的屋檐之下,最后随着房子的坍塌而被掩埋。

在其他的商代遗址中,人祭和人奠基很常见,但都没有发现房 屋上悬挂人头的。这也可能是因为多数遗址的保存情况并不好,加 之后人的耕作破坏,只剩下了房屋的地基和墙基,难以发现地面以 上建筑的各种现象。人祭坑和人奠基因为埋在地下,所以能一直保 存到现代。

而台西遗址不同,房屋坍塌后,废墟被掩埋而变成了当地土台的 一部分,没有发生后期破坏:有些房屋残墙甚至还保留着两三米的高 度,墙体上开的风窗亦清晰可见。

台西的地下埋藏和各地已知的商文化遗址很相似,如人奠基、人 祭和人殉,但其保留在古地表之上的建筑遗迹却给我们补上了难得的

f6复原图

一课:原来与人祭有关的不仅是墓葬和祭祀坑,还有地上的展示。

那么,台西的房屋废墟为何能被完整掩埋,是风吹来的沙尘堆积, 还是洪水泛滥造成的淤积?对此,发掘报告没有提及。

从祭祀坑和悬挂的人头来看,f2可能是座神庙:北屋有一面没 有墙,是敞厦,适合安放某些被崇拜和献祭之物;有一面对着四座祭 祀坑,被几座房子从三面围成一个小院落,应当有某种特殊地位。

屋檐下悬挂人头的不止f2,紧挨着的f6亦是如此:f6由两间 北屋和四间西屋构成,西墙内夯筑了一颗人头,是一名大约十八岁 的女性的;在房子坍塌的泥土中散落着五枚人头骨,之前应当也是 悬挂在屋檐之下的。

f6并不像是神庙,似乎是权力中心。它有五间互不联通的独立 单间,以及一间单面无墙的半敞厦,四个房门两侧都有安放木柱的洞, 发掘报告推测,这些柱子支撑的可能是某种“门楼”式的装饰结构。 而那些散落的人头,当初可能就悬挂在门楼上。

那么,居住在这些房子里的是什么人?坍塌的房屋内并没有发掘 出太多文物,无法提供答案,但主人的坟墓就在房子周边,它给我们 提供了一幅朦胧的青铜武士群像。

青铜武士群像

台西遗址共发掘112座商墓,随葬青铜器的只有18座,平均每 座埋铜器五件,说明贵族统治者在本聚落人口中只占少数。有11座 使用了殉人,殉二人的有两座,其余的殉一人,共殉13人。

贵族墓葬大多有青铜兵器,如钺、戈、戟、矛、刀、镶等,有圆 形的青铜泡,可能是缀在牛皮铠甲上面的,但皮甲本身已经腐朽无存。 还有成套的青铜酒器,如肆、觎、爵等。稍有身份的商人都会用一套 青铜酒器殉葬,只不过多数质地粗糙。可能这个据点太小且资源贫乏, 贵族们的家境不算豪奢,只好专门采购成本低廉的随葬铜器,兼顾阶 级礼俗的面子与生活的里子。

台西的商墓也多有“腰坑殉狗”。这里食用狗肉的风气更盛,随 葬的食器中多数盛有狗肉,主要是狗头和狗腿。更体面的墓葬有殉人, 男主女殉、男主男殉和女主男殉的都有,但没发现超过两名殉人的墓, 毕竟,武士们的经济不太宽裕。

下面,我们来看几位典型的墓主。

17, 一名早天的武士。这座墓穴比较简单,没有二层台和殉人, 只在腰坑殉了一条狗。墓主是名大约二十二岁的男子,头部和胸部的 骨骼大都腐朽。随葬的用具只有一只陶鬲,其他都是兵器:铜镶四枚, 铜匕首、铜凿、铜戈和铜戟(矛和戈的合体)各一件。

难得的是,铜戈和铜戟都带着木柄,虽然已经腐朽,但通过痕迹 测量,戟80厘米长,戈87厘米长,都是短柄徒步作战兵器。台西遗 址没有发现马车遗存,还处在徒步作战时代。墓中还有玉质石头磨制 的钺和斧各一把,没有使用痕迹,属于专门随葬用的。

从随葬品看,17的墓主属于贵族统治阶层,父亲可能是拥有 铜钺的军事头领,但这位墓主青年早逝,还没来得及分家独立,所以 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