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翦商(出书版) 第29节(4 / 4)

及 事物的因果关系:先是给诸神献祭并询问问题;然后,诸神的回答就 会传递到甲骨的烫纹上;最后,占卜者将其解读出来。也就是说,这 是一种单一的因果叙事:诸神的决定是因,表现到人间就是果,甲骨 占卜是读取这种因果关系的工具。至于人类有时候占卜错了,那也是 误读了神的旨意,错在人而不在神。

但六十四卦则与此不同,它的原理更复杂。它认为,世间的一切 并不都是由神直接决定的,而是各种事物会发生互相影响并形成一种 因果发展的链条,其对应的就是卦里六个爻的阴阳顺序。换句话说, 对于每一个主题的卦,周文王都需要找出与之相关的六个事件或现象 作为六条爻辞,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因果发展链。而且,事物的因果 关系不会只有一种模式。在某种环境下,甲是乙的原因,而在另一种 环境下,则可能变成乙是甲的原因,甚至原本没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孤 立事件,在另一种时空环境下也可能会发生联系。

所以,文王在《易经》中梳理了他亲历和认知的各种事件,并试 图用不同的因果发展链来串联和解释它们。比如,有些相同的爻辞(事 件),比如“帝乙归妹”,就出现在了不同卦的不同爻位,这其实是文 王在设定不同的占算情境。因此,同一事件会具有不同的前因后果, 以及不同的含义和指向性。

换言之,文王的爻辞虽都是发生过的或者预测要发生的具体事件, 但在他看来,这些事件未必是单线性的,它们完全可能按照不同的时 间顺序再次发生,从而使因果关系发生颠倒。

一切事物都是无常和可变的,六爻的不同组合对应着不同的卦象, 哪怕只变换一个爻,也会变成另一种卦象,这就是“易二变易无常。 由此,六十四卦就是文王对可能性做出的六十四种探索和六十四个模 型。或者说,文王是在用各种无常的可能性重新组织世界,重组头脑 中的各种认知。

这样一种思路,可以从六十四卦的“组对”规律中发现一些痕迹。 六十四卦皆有卦名,且是成对组合,比如,“乾”和“坤”,“震”和“艮”,”同 人”和“大有”,“噬嗑”和“贲”……是谁给这些卦起的名字并编组 成对,史书中没有记载,但文王的可能性很大——考古发现的更早的 数字卦象并没有附带卦名,更没有成对出现的记载。

其中,有些成对的卦名比较好懂,比如,“乾”和“坤”,“否”和“泰二 “损”和“益”,“即济”(已经渡河)和“未济”(尚未渡河),都是反 义词;有些却未必是反义词,比如,“井”和“困”,“小畜”和“履工 看不出彼此之间有什么对立关系;还有一些则更模糊,比如,“噬嗑” 和“贲二 更难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先搁置对卦名的解释,来看卦象,看看它们的组对规律是什 么,以及是否一定会具有相反的关系。

有人说,乾卦和坤卦最是简单明白,乾卦都是阳爻,坤卦都是阴 爻,看来,卦象组对的规律是每个位置的爻都阴阳相反,乾的第一个 爻是阳,所以坤的第一个爻是阴,以此类推……

■h

■ ■一

—■ ■■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