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眺望这座巨大而邪恶的都邑, 叹息说:“呜呼,不擅长应对上天,一日之内就会丧命亡国。实在是 让人可怕,不能忘啊!”周公旦这次没有随行。返回镐京的路上,武 王身体已经难以支持,整晚整晚地睡不着。他预感自己时日无多。刚 抵达镉京,武王就让贴身侍卫小子去报告周公。于是,周公赶来询问: “王已经积劳成疾,怎么还无法入睡?”
武王让弟弟坐定,谈起了自己忧心的身后事:“商朝虽然在各种 诡异的征兆之下覆亡了,但他们的诸神仍在天界虎视眈眈;那些曾经 臣服于纣王的商人,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复仇,把我们从西土抹去。我 本来想找到上天保佑我们的方法≈ot;,但我的生命不会太长,这个工作 只能留给你了。”
武王还说:“我无法完成先祖留下的事业。就像肚子饿了才想到 种田一样,我现在的工作不做好,就会连累先祖,无法让他们在上帝 那里得到显赫的位置在我死后,王位就由你来继承,这件事已经 没有别的选择,连占卜也不用了。你如果做不好周王的工作,以后也 无法面对我和列祖列宗。我相信你不会那样。”
周公旦听到这些,非常惊恐,一直哭泣不能说话。武王继续说: “呜呼,周旦!我想夷平那殷都,只能依靠天的助力。我已经考察过了, 在黄河的支流洛河和伊河之间,有一块向阳的盆地,它当初是夏朝人 的都城,离天很近了,就给它叫‘度邑&039;(向天界过渡之城)吧。” 19
武王的这番话有很多缺环和跳跃,恐怕不是后世传抄中的偶然脱 漏,而可能是谈话内容过于露骨,所以也就不可能在正式文本里保存 下来。
王位兄终弟及,这在商朝很常见,武王有这种考虑也不算出格。 但武王的兄弟很多,都已经接受过翦商战争的锻炼,而周公旦并不以 勇武著称,为何会被武王选择为继承人?
可能主要是因为他的自信:周公对上帝和鬼神有自己一套基于 “德”的理解,曾无数次用这套理论宽慰从噩梦中惊醒的兄长。事实上, 武王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未真正接受过周公的理念,但武王知道, 在周人中,只有周公在试图挣脱商人的宗教,不再对那些商人的鬼神 战战兢兢,顶礼膜拜。武王自己无法摆脱,但他认为或者说希望周公 能找到出路。
对于新建立的周朝,武王病危是一场重大危机。吕尚,另一位翦 商事业的规划师,也已经垂老多病,自从殷都归来之后,他就很少在 朝廷活动中出现。
但周公真的有一套成熟的宗教解决方案吗?
儒家经典《尚书o金滕》载,在武王病危期间,召公爽和毕公高 提出,应当为武王举行祭祀,请天界的周先王们施加福佑,延长武王 的生命。但周公反对,认为不应当让先王们为此忧心。然后,周公却 在私下举行了另一场祭祀,而他自己就是候选的祭品。
周公先是在周宗庙筑起三座祭坛,分别代表需要召唤的三位先 王亶父、季历和文王;然后,周公手执玉璧和玉圭立在祭坛下,由史 官宣读给三位先王的祝词:“诸位先王的元孙周发,2。现在已经病危; 先王们在天界有护佑子孙的责任,现在,请由我周旦代替兄长周发进 入天界。我如同父亲文王一样仁爱,多才多艺,能侍奉天界的诸位鬼 神o元孙周发不如我多才艺,不会侍奉鬼神o我周旦进入上帝的庭院后, 会帮助你们福佑四方,永远安定周邦子孙,四方民众都会畏惧我的神 威。呜呼!上天降给周邦的使命不会荒废,先王们也会永远安宁。现在, 我将用龟甲占卜,如果你们答应我的要求,我就献给你们玉璧和玉圭, 等待你们把我接走;如果你们不答应,我就收回玉璧和玉圭!”
结果,三只龟甲占卜的兆像显示都是吉利,先王们同意了周公的 恳请。21
周公的这次自我献祭仪式,看上去奉行的并不是周公自己提倡的 神用“德”衡量人间的理念,而属于典型的商人宗教逻辑:凡人用祭 品(包括物品和人)奉献给神,以换取神的开心。也就是说,在面临 重大而艰难的抉择时,周公的做法更保守,或许他认为,更古老的宗 教观念可能更灵验,也更实用。
周公把自己献祭给诸神,和纣王走投无路中的自焚原理相似,但 他并没有当场自杀,而是“归俟尔命”,等待诸神接走自己。这简直 是对诸神法力的某种试探,很难说他虔诚地奉行了商人的宗教理念, 反而有些侥幸和“伪善”。不过,这只是刚刚对宗教萌生怀疑的周公 迈出的第一步,这时的他还未建构起一套新的世俗道德逻辑。
仪式结束后,周公的这篇祝词被用金泥密封起来,收藏到了宗庙 的柜子中。之后,它还有更实际的作用,就是维系和侄子成王的关系。
但武王很快还是病重死去了,终年四十五岁。22这是灭商第二年 的十二月,武王君临天下才二十二个月。从此,周朝进入周公摄政为 王的特殊阶段,而这个新兴王朝也将迎来最严重的挑战。
注释
1《逸周书o大开武》中所载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