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王吴克善之女,名额尔德尼布木巴1。顺治八年八月十三日,册立为皇后。顺治十年(1653年)八月二十五日,因与世祖不协,降为静妃,改居侧宫。之后返回蒙古,其后不明。
[家族背景]
世祖废皇后(静妃)出身蒙古科尔沁部,与太祖寿康妃、侧妃、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敏惠恭和元妃、懿靖大贵妃、孝康章皇后、世祖悼妃等同族。其家世可以参考孝端文皇后条。废皇后(静妃)的本名为“额尔德尼布木巴”,满文作“crdeni buba”,出自初修本《世祖章皇帝实录》。2废皇后(静妃)的父亲吴克善是斋桑的第一子,亦即孝庄文皇后和敏惠恭和元妃的长兄。吴克善至少生有六子二女。六子之中,第一子名为劳逊;第二子名为图纳赫,娶太祖的曾孙女为妻;第三子名为弼尔塔哈尔,娶太宗的第四女雍穆固伦公主,雍穆固伦公主是孝庄文皇后所出,属于典型的“姑做婆”;第四子名为博木博什;第五子名为班第;第六子名为都勒巴。已知的二个女儿中,除一位即废皇后(静妃)外,另一位嫁与英亲王阿济格之子傅勒赫为妻。3
[宫廷生活]
从辈分上计算,孝庄文皇后是废皇后(静妃)的亲姑母,废皇后(静妃)与世祖的婚姻,是在和硕睿忠亲王多尔衮的主持之下,干顺治初年便已经决定,这体现了当时清廷有意延续与科尔沁部的联姻关系。但是,嫁入宫中的
——————————
1谨按,额尔德尼布木巴,满文写为“crdeni buba”,“额尔德尼”意为“珍宝”。“布木巴”即孝庄文皇后名讳“本布泰”一词的词根“buba”,意为“瓶子”。故“额尔德尼布木巴”意为“宝瓶”。
2康熙本《世祖章皇帝实录》卷59,顺治八年八月戊午条,清满文写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3此段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谱系,整理自《钦定外藩蒙回部王公表传》《清朝满蒙联姻研究》《蒙古世系》《爱新觉罗宗谱》。
废皇后(静妃)与世祖的关系并不和谐,以至于在顺治十年八月二十四日,世祖命大学士冯铨等“察前代废后事例具闻”1,准备将皇后废位。世祖曾在亲自撰写的《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行状》中提及废皇后(静妃)与自己的关系称:“前废后容止足称佳丽,亦极巧慧。乃处心弗端,且嫉刻甚。见容少妍者,即憎恶欲置之死。虽朕一举动,靡不猜防。朕故别居,不与接见。且朕素慕简朴,废后则僻嗜奢侈,凡诸服御,莫不以珠玉绮秀缀饰,无益暴殄,少不知惜。尝膳时,有一器非金者,辄怫然不悦,废后之性若是。”2由此可知,废皇后(静妃)秀外慧中,却善妒且奢侈,这与世祖的性格有很大差距。世祖认为,皇后作为国母,地位非常,其人选肩负重大责任,废皇后(静妃)并不是自己亲自挑选,“自册立之始即与朕志意不协……事上御下,淑善难期”3,故而“含忍久之,郁懑成疾。皇太后见朕容渐瘁,良悉所曲,谕朕裁酌”4。最终于八月二十五日,奏闻孝庄文皇后之后,将皇后废位,降为静妃,满文称为“jgfei”5,改居侧宫。
皇后废位诏书下达之后,朝中大臣特别是礼部相关的官员纷纷上奏,认为将皇后废位过于草率。其中礼部仪制司员外郎孔允樾奏言称:“窃思天子一言一动,万世共仰。况我皇后正位三年,未闻显有失德。特以无能二字定废谪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且何以服天下后世之心。”6其后经过了数个回合的言论交锋,最终还是将皇后废位。世祖后来回忆废皇后(静妃)道:“及废,宫中人无念之者,则废后所行久不称众意可知矣。”7这种说法难免片面,却也多少可以看出废皇后(静妃)在“事上御下”方面可能确不擅长。
[考证结局]
关于废皇后(静妃)在废位之后的情况,清代官书没有明确提及,只知其并未入葬世祖的孝陵。
——————————
1《世祖章皇帝实录》卷77,顺治十年八月丁亥条,《清实录》,第3册 ,第611页。
2《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行状》,民国七年仁和吴昌绶双照楼刻本,国家图书馆藏,第8页b、第9页a。
3《世祖章皇帝实录》卷77,顺治十年八月己丑条,《清实录》,第3册 ,第612页。
4《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行状》,民国七年仁和吴昌绶双照楼刻本,第9页a。
5康熙本《世祖章皇帝实录》卷77,顺治十年八月已丑条,清满文写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6《世祖章皇帝实录》卷77,顺治十年八月庚寅条,《清实录》,第3册 ,第612页。
7《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行状》,民国七年仁和吴昌绶双照楼刻本,第9页a。
顺治十三年十月时,朝鲜的麟坪大君正作为使者停留于京城,在其所著《燕途纪行》中记载:“十五日己丑……蒙王明日发行。”“十九日庚寅……前日所废皇后,今月因其父入朝,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