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谨按,有资料显示景瑞有三子,依次为惠澂、惠徵、惠春。其中惠澂原聘庄王府黑龙江将军果齐斯欢之女为妻。未成婚,惠澂即卒。但是这份资料与八旗档案以及《玉牒》均无法对应,故这里作存疑处理。
年三月初八日,比孝钦显皇后晚一届在咸丰五年参加选秀,被指婚给和硕醇贤亲王奕譞为嫡福晋,在咸丰十年成婚,最终卒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初九日,亦即是后来德宗的本生母。另外还有一位生年不详,嫁给庆王府和硕庆密亲王奕劻的本生弟奕勋。奕勋生于道光十九年,奕譞生于道光二十年,时间很接近,所以目前不能确定孝钦显皇后两位妹妹的排行。
在垂帘听政的时期,孝钦显皇后除了按照惯例给自己家族封了承恩公的爵位之外,并没有给娘家太多关照。清宫太监信修明记录说“慈禧不富娘家”1,是比较客观的。同时,孝钦显皇后积极将本家女性后裔嫁给皇族内的重要支脉。照祥的独女、桂祥的三个女儿、佛佑的独女等都被孝钦显皇后指婚给高等皇族作为嫡妻,其中主要是指婚给近派宗支,后来更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德宗,也就是孝定景皇后。这种行为实际上即是希望之后的皇帝尽可能地从其本家女性所出的后裔中遴选。就算与皇位无缘,也可以保证这些后裔的荣华富贵。
整体来看,孝钦显皇后出身一个满洲军功世家的支流。虽然只是支流的身份,但是由于离开大宗的时间并不太长,所以其家族依然保持着中级官僚的身份,婚姻关系也能保持在世家联姻圈内。
顺便一提,喀山后裔原本的大宗是扎郎阿一支,其后裔一直承袭一等男和世管佐领,孝钦显皇后一脉在显赫之后依然跟他们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晚清宫廷中陪伴孝钦显皇后的福晋、命妇内有一位“垣大奶奶”,也被讹写成“元大奶奶”。她的这个称呼是因为被孝钦显皇后指婚给“德垣”而得来。德垣即是扎郎阿的直系后代,可惜尚未来得及承袭一等男和世管佐领便早逝。从孝钦显皇后给自己家“大宗”后代指婚并且还经常召入宫中这一点来看,孝钦显皇后一支和其本家大宗关系是相当密切的。2
[入宫背景]
根据档案:“咸丰二年二月十一日,敬事房口传:奉旨,贞嫔、英嫔,于本年四月二十七日进内。兰贵人、丽贵人,著于五月初九日进内。春贵人、婉
——————————
1信修明:《老太监的回忆》,第17、18页。
2此段叶赫纳喇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慈禧太后家世新证——《德贺讷世管佐领接袭家谱》研究》,《满族研究》2009年第2期;冯其利:《那根正先世考查》,《北京档案史料》2005年第2期;《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常在,著于五月十二日进内,钦此。”1可见孝钦显皇后是在咸丰二年二月参加八旗选秀,也就是在咸丰朝第一届选秀中被选中,被指定为兰贵人入宫的。
咸丰二年时,由于孝德显皇后已经崩逝,文宗的后宫里只有云嫔武佳氏以云贵人的位分在位,后宫基本上是空闲状态。所以当年的这次选秀极其重要,不仅要构成文宗朝的第一批后宫主位,还要从中选出来一位成为皇后。于是在这届选秀之中一共选出五位后宫主位,即贞嫔(后来的孝贞显皇后)、英嫔、兰贵人(后来的孝钦显皇后)、丽贵人(后来的庄静皇贵妃)、春贵人(后来的珞常在),加上咸丰元年在挑选宫女时选出的婉常在(后来的婉贵妃),构成了第一批入宫的六位后宫主位。其中,皇后的宝座似乎是由贞嫔和英嫔进行争夺的,最终贞嫔获胜成为皇后,即孝贞显皇后,而孝钦显皇后这时只是一位普通的贵人。
[宫廷生活]
孝钦显皇后入宫之后,住在储秀宫。2当时储秀宫的首领主位是英嫔,同时还住在储秀宫的是与孝钦显皇后同日进宫的庄静皇贵妃,当时她也是贵人的位分。咸丰三年九月,英嫔降位为贵人;咸丰四年二月,兰贵人(孝钦显皇后)诏晋为懿嫔,导致两者地位逆转,作为懿嫔的孝钦显皇后成了储秀宫的首领主位,降为贵人的英嫔只能退居其次,至于丽贵人则搬到了永和宫居住。3有一些书籍认为孝钦显皇后曾经有过“懿贵人”的称号,但是根据档案:“咸丰四年二月二十六日,总管吕泰等奉旨:兰贵人著晋封为懿嫔,钦此。”1可知孝钦显皇后是直接从兰贵人诏晋为懿嫔的,并未有过“懿贵人”的称号。
孝钦显皇后在咸丰一朝一直居住在储秀宫。咸丰五年二月,新入宫的璷贵人(璷妃)住进储秀宫。咸丰八年三月,新入宫的玉贵人(玉嫔)也住进储秀宫。在此过程之中,孝钦显皇后于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未时生下皇长子,也就是后来的穆宗。因母以子贵,得以在当年封为妃,次年又晋封为
————————
1《奏为贞嫔各位应得分例器皿什物等项什物事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编;《清宫内务府奏销档》,第234册 ,第98页。
2《为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