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二月十八日被封为婉常在,于咸丰二年五月十二日入宫。同年九月初九日,晋封为婉贵人。咸丰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诏晋为婉嫔。咸丰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以大学士文庆为正使,署礼部尚书麟魁为副使,册封为婉嫔。其后享受妃级待遇。咸丰十一年七月,文宗崩逝,穆宗即位,尊封为婉妃。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尊封为婉贵妃。光绪二十年五月十七日薨,年六十岁。光绪二十三年八月初十日,奉安定陵妃园寝。
[家族背景]
文宗婉贵妃出身黑勒系索绰络氏,与高宗瑞贵人同族,是高宗瑞贵人的侄孙女。其家世可以参考高宗瑞贵人条。高宗瑞贵人的异母弟名为英和,字树琴,号煦斋,为乾隆五十八年进士,仕至大学士,是嘉庆朝的名臣。英和与其嫡妻萨克达氏生有七子六女,其中多数夭折,只剩下两子一女。其中,第一子名为奎照,字伯冲,号玉庭,为嘉庆十九年的进士,仕至礼部尚书、左都御史;第二子名为奎耀,字仲华,号芝圃,为嘉庆十六年的进士,仕至通政使。唯一长大的女儿是第五女,嫁给著名文学家法式善之孙。婉贵妃的父亲即是英和的第一子奎照。
根据谱牒记载,奎照娶内务府大臣伊龄阿之女佟佳氏为妻,生有六子七女,其中有一些夭折,剩下五子六女。五个儿子之中,最知名的是第一子锡祉,字孟繁,号子受、申甫,为道光二十二年的进士,仕至侍讲学士。六个女儿里,第一女早亡,第二女和第三女均嫁给内务府世家,第四女嫁给果王府的辅国将军载坤,婉贵妃则是第六女,在嫡堂亲大排行里行八,乳名治格。
英和一支索绰络氏,旗籍属于正白旗包衣管领下人,不过其家族是管领下的不食口粮人,而不是食口粮的“辛者库”人丁。另外,英和家族是清代最为知名的科举世家,也是清代内务府世家里门第一等的家族,门风也是相当崇文。以此推测,婉贵妃的文化素养可能比较高。1
——————————
1此段索绰络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石(转下页)
[入宫背景]
虽然婉贵妃的家族在实际上门第很高,但是她毕竟还是内务府正白旗包衣旗籍,所以参加的是内务府选秀。咸丰元年二月,进行了咸丰朝第一次的内务府选秀,当时十七岁的婉贵妃即作为内务府秀女参选。同月十八日,“奉旨:原任尚书奎照之女索绰罗氏,著封为婉常在。钦此”。1并且在同日,还传出旨意:“宫殿监督领侍金得口传,奉旨:婉常在著俟明年听传再行进宫。钦此。”“这是因为咸丰元年二月还在宣宗的丧期之中,如果是作为宫女选入,仅仅是在宫内服役即与丧期无关,但是作为后宫主位娶进则不应在丧期内进行,所以婉贵妃在当年并没有入住后宫。根据档案:“咸丰二年二月十一日,敬事房口传:奉旨,贞嫔、英嫔,于本年四月二十七日进内。兰贵人、丽贵人,著于五月初九日进内。春贵人、婉常在,著于五月十二日进内,钦此。”3可见婉贵妃最终是在咸丰二年五月十二日入宫。
这里涉及一个问题,即婉贵妃究竟是在当届的内务府选秀中直接被指定为婉常在的,还是在内务府选秀中先被指定为宫女入宫,数日后被指定为婉常在的。出现这种疑问,是因为有学者认为婉贵妃是在咸丰元年的内务府选秀中直接被指定为婉常在,是清晚期内务府世家选秀的特例。4而目前在档案中发现,“咸丰元年二月初一日,敬事房口传,初四日挑包衣三旗女子,丑正二刻开门进排”。5指出当年挑选内务府秀女是在二月初四日,而婉贵妃被指定是在二月十八日。一般来讲,挑选内务府秀女的时间比较短,通常一天即挑完,所以这十余日的时间差让人产生疑问。会不会婉贵妃是先被挑中为宫女,入宫了数日之后才被封为婉常在。对于这个问题,还有待
——————————
(接上页)氏家谱)《乙未科会试同年齿录》《嘉庆戊辰顺天乡试录》《锡祉朱卷》《清代朱卷集成》《恩福堂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1《为原任尚书奎照之女索绰罗氏著封为婉常在事》,咸丰元年二月十八日,档案号:05~13~002-000189-005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2《为婉常在著俟咸丰二年听传再行进宫事》,咸丰元年二月十八日,档案号:05-13-002~000720-009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3《奏为贞嫔各位应得分例器皿什物等项什物事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编;《清宫内务府奏销档》,第234册 ,第98页。
4赵玉敏;《清代后妃与宫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2010年,第251—2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