愕,唇齿翕合颤动,却说不出一个字。
谢景熙却兀自展信读到——
“冬卿台鉴,见此信时,吾以赴死,愿莫要伤怀。
尔刚烈桀骜,吾心有不安,作此信者,实欲告之,遣尔求援,不过托辞。尔一介白衣,一无功名,二无军籍,本不必捐躯。城之陷落,无非早晚,吾回天乏术。
然兵者,受黎民之供养,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故今一战,或马革裹尸,或埋尸荒野,吾愿所归,无惧无退。
作此信时,竟察院中有一晚成之橘,复忆初遇之时,吾索之橘图。忽忆是夜煮酒赏雪,吾诵一诗,乃屈子所著之《橘颂》,今念之,声声入耳,甚是感动。愿此生以诗为鉴,受命不迁,壹志不改,与尔共勉。”
万山载雪,月不能光,谢景熙的声音淡下去,变成耳边猎猎的夜风。
张龄的双眼早已在风雪中变得通红,空洞的眼神显得错愕且惊怒。
萧霆早就知道了受降城不会有援兵,故而他当初的开门迎敌,实则早就是一场心甘情愿的慷慨赴死。
“他是……自愿的?”张龄呢喃,神情是难以置信的震撼,“不会的……怎么会有人这么傻……怎么会有人明知对方算计要他死,却仍然……”
“因为父亲深知先帝脾性,他用受降城拖住突厥大军,再派蒙赫北上包抄,直捣突厥王廷。这是大周想要取胜损失最少的一计。”
“最少……”张龄嗫嚅。
确实损失最少。
昌平十五年的南下之战,突厥大军被拖在受降城三月之久,而蒙赫和其他两只军队借此机会偷偷绕过突厥大军,一举直击突厥王廷。一场来势汹汹的突厥南犯就此被挡在了受降城外,突厥从此元气大伤,往后再也不敢南犯大周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