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天之下 第5节(3 / 4)

更无由宣传,是以消息至今未走漏,觉闻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事,只觉得当中必有许多曲折。可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反倒越听越混乱,于是问道:“谢公子,你把这事前因后果说清楚些。”

“严三公子前往崆峒求亲,被彭小丐拦截,正是明不详通风报信,请二小姐义助彭小丐。华山联络了点苍,正要拿此事要挟青城。”谢孤白道,“当时明不详就在彭小丐率领的那群马匪当中,这事不难查证,问二小姐或严三公子,都能知道。”

觉闻道:“明不详怎会牵扯到这桩事里来?”

谢孤白反问道:“彭小丐还有个孙子失陷在江西,住持觉得明不详不该多管闲事?”

觉闻当然知道江西这场巨变,只道明不详是出于仁善相助,叹口气道:“这孩子善良敦厚,怎地这么莽撞,闯下这弥天大祸?”

可他又想,这举止虽然失当,终究出于义愤,也无责怪之意,想助明不详弥平此事的想法又多了几分,只道下回明不详回来,要严加训斥才是。

“幸好严三公子不认得明不详,现在知道他参与此事的唯有二小姐。”谢孤白又道。

觉观倏然一惊。若只青城知晓此节,或许还会给少林几分薄面,说理讲和,扯上华山,这事可就难收拾了。若是捅出来,连华山也要通缉明不详……他沉思半晌,问道:“他为何要把沈姑娘扯进这桩事里来?又何故伤了沈姑娘?”

“明不详与沈公子、沈姑娘在襄阳帮曾有一面之缘,当时,他所义助的杨衍也在。”话说到这里就够了,还用不着牵出李景风,谢孤白很清楚。目前很顺利,他让觉观觉得劫持严旭亭这件事的根由在明不详,也就是在于少林,那么解决这个麻烦就不是青城的问题,而是少林的问题了。

这也是他不主动前往少林求援的原因。用明不详的通缉当要挟,就算是觉见也未必肯买账,更遑论觉空。青城主动求援与少林主动合作意义上又有不同,少林为了明不详主动来访,当然更好。

还不用跟景风扯上关系,只需说自己不清楚就好……谢孤白这么想着,却仍是道:“他告诉沈姑娘这件事,是因为当时李景风也在,明不详与李景风也是朋友。”

他还是主动提了。李景风去过嵩山,认识萧情故跟苏家兄妹,他与沈玉倾结拜的事难保不会泄露。谢孤白接着道:“沈姑娘与明不详有些误会,认为是对方通风报信,引来铁剑银卫,因此动上了手。”

揭穿明不详是不可能的事,不用白费这个力气。

“那个刺杀了嵩山副掌门的李景风?”觉闻再次皱起眉头。打从进来这间宝兴馆,他已不知皱了几次眉头。

谢孤白道:“就因这事,掌门只怕不便招待住持。”

觉闻默然半晌。明不详被青城通缉的原因算是查清了,尚有些细节,不忙着追究。这事又绑着华山,引来点苍横加干预,还有嵩山苏家……兹事体大。觉闻决心先解决方丈交托的事,问道:“贫僧这次前来,正是为了解开沈姑娘与明不详的误会。”

“这事非是谢某可以做主,顶多代为转达。”谢孤白回答道,“明不详的事可大可小。看在少林面上,可以小事化无,看在点苍面上,又可能小事化大,背上六家通缉都不无可能。”

“六家?”觉闻问道,“怎么又有六家?”

“等严公子追问起当日参与之人,能少得了华山追究?华山与点苍交好,丐帮、崆峒、唐门这几家也得声援。”

“这是一家的事,怎么扯到六家去?”觉闻道,“华山发了彭小丐仇名状,也不见其他家跟进。”

“那是以往。”谢孤白道,“昆仑共议以后,这就全都是一家的事了。”

——点苍的事。

“一个盟主管不了这许多家。”觉闻道,“现在的天下事也不是齐二爷一个人在管。”

“点苍弄出这么大动静,威逼利诱,先后让丐帮、崆峒、华山支持自己当盟主,只是为了过过盟主瘾?诸葛掌门正当壮年,想过瘾,等不了这十年?”谢孤白道,“他要的就是这个动静。华山与唐门结了仇,中间卡着一个青城过不去,青城若倒向点苍,唐门就孤立无援,非得跟着倒戈不可。”

“两湖以西都是点苍的盟友。盟友还是好听的说法,严格说来,除崆峒外,其他三派都是点苍的附庸。住持或许以为,这不过是一届盟主。但,只有一届吗?”谢孤白道,“这不比之前轮着坐的盟主位,点苍这一任,是九大家第一次多数推举上来的。”

“这是春秋五霸的功业。”谢孤白下了定论,“下一个霸主崛起前,点苍就一直是盟主。盟主有九大家的裁决权,忻州、汾州、平阳西边那块纷扰多年的‘孤坟地’,终究寻得了主。”

打从昆论共议开始,少林与华山在山西接壤处向来有领土纷争,为着忻州、汾州、平阳三地归属,双方争执不休,闹了多年,时常有大规模械斗。少林历任方丈不想开战,请求昆仑共议多次裁决,双方都有不服而继续上诉。二十二年前,“汾阳夜袭”,不知打哪聚集而来的少林僧众发起突袭,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