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我看看里头摆的怎么样。”扶苏钻了进去,韩书也钻了进去,得运紧张的守在门口,牢牢抓住门。
“这下头是煤石,上头也是煤石,煤石烤煤石。”韩书看着上下两层的煤石,这件事一直让他莫名的想笑,所以忍不住再次提起。
“这里怎么还有石灰石”一楼的煤石是用来点火燃烧的,旁边还有他很眼熟的石灰石放在炉子里,一根长长的管道通往二层。
“石灰石燃烧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炭,二氧化炭会将空气排出去。”赵苏指了指二层顶上的那根烟道。
“没有空气,上层的煤石就不会燃烧起来,才能成功的烧制成焦炭,这种就叫高温干馏法。”
赵苏并没有不耐烦,而是详细回答了韩书的提问。石铁火的儿子石顺民,嘴里默默念叨着,正在快速记忆。知识一直被读书人垄断着,一般人接触不了。难得有一位身份高贵的公子,肯当着平民的面说这么多,对石顺民来说,这简直就是恩赐。
“那墙壁上挂着的漏斗又是什么。”韩书继续问道。
漏斗的面很大,下头接着铁管,最后导入好几个分别放置在地上的铁皮桶中。
“炼焦的过程中,会有挥发的物质,都是宝贝,先收起来以后再用。”赵苏收集的当然是煤焦油和沥青。炼焦的过程中,其实还有更多的副产品,但都不是这个时代能够采集的。就是煤焦油和沥青,扶苏也不过是想当然的尽人事,听天命。
其实煤焦油和沥青在融化的时候,是看不出区别的,只有在冷却后,慢慢沉淀到底部,最后化为固体的才是沥青。而始终处于液体状态的,则是煤焦油。
“这些东西放到山洞里,一定要平整,不可以一层摞一层,轻拿轻放不可摇晃,更要严禁烟火。这一点,一定要切记,听明白了吗?不过第一次处理的时候,还是先等着我来示范一遍,你们不要随便动。”解答疑问时,赵苏的态度可堪温和,到了这一句,却是十分严厉。
石铁火赶紧弯腰,“是,在下记住了。”
赵苏满意的点头,他之所以把炼焦塔放在山腰,并不是处于保密的需要,而为了安全。炼焦的过程还好说,主要是收集下来的焦煤油,是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最好远离人群。
而山腰有一处天然的山洞,稍加打磨地面,就是一个天然的仓库。赵苏将炼焦塔放在这里,刚好合适。
赵苏出了炼焦塔,得运的紧张劲才算松下来,跟着公子身边,看着石铁火高昂着头,大喝一声,“点火。”
炼焦需要时间,赵苏肯定不会等在这里,石铁火和长子送赵苏他们下山,到了山下,赵苏便不许他们再送。
韩书上马,冲着赵苏呲牙道:“冲我这表现,午膳是不是得有我一份。”
他一直问东问西,其实是看到石家人不敢张嘴,所以才故意为之。
“行,算你一个,我说,你是不是得交点伙食费啊,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你给杂工签契约都有干的越多工钱越多,怎么到我这儿,就啥也没了。”
“那不能一样啊,团结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打击地主反动派。”赵苏今天一连看了三家作坊,俱都运转良好,心情大为舒畅,忍不住就想逗逗身边的人。
“到底谁是地主,我不管,我就要吃韭菜鸡蛋馅的包子。”韩书骑着马追上来,嘴里还在大呼小叫。
“你推磨。”赵苏的声音传过来。
“成交。”韩书叫的声音更大了。
第24章 豆腐 咸口还是甜口
赵苏这段时间都住在别苑里,这里的房间有他最早设计搭建的火炕,有他留下的桌椅板凳,还有最早的那一批厨具。
院子里放着一个刚做好不久的石磨,初用时老出问题,被赵苏整治了几回,这才调顺当,任劳任怨的将面粉磨的又细又白。
水娘一边可惜面粉精磨之后损失的太多,一边又将公子吃的麦粉全换成最好的精制面粉。
赵苏试着用面粉包了一回包子,顺便请闻香自来的韩书吃了一顿包子。就这顿包子,立刻将韩书收拾的五体投地,发誓他这辈子的理想找到了,就是死也不离开公子。
说到执子之手的时候,赵苏实在忍无可忍,他知道诗经里好多诗词写的都是战友之情,但经过两千多年的潜移默化,后世的人已经将他们默认为情诗。
一个男人饱含热泪的对你念情诗,虽然明知道他充沛的感情只是对包子的有感而发,但此情此景,一脚踹出去,世界清静了,心情终于舒坦了。
“让你干啥就干啥,记住,再好吃也不许对我念诗。”赵苏拿出泡好的黄豆,倒入石磨之中,韩书熟练的摸上把手,开始推磨。
“公子,情到深处有感而发,你怎么就不懂呢?”韩书觉得,公子什么都好,就是对诗词的鉴赏水平有待提高。
多美好的诗文啊,传诵的都是最珍贵的友情,公子居然不爱听。
“到底谁不懂。”赵苏哼着小曲,吩咐下人把这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