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6章(2 / 2)

尝一尝余老板口中的玉米。

“余老板,这玉米如何吃?”

余南叶解释道:“玉米粒可炒, 整个玉米可煮、可煲汤、可烤。”

说到烤玉米,余南叶抿了抿唇,上次吃到烤玉米时,爹爹还在。

那时,爹爹背着父亲和奶奶烤玉米,烤出来的玉米外焦里嫩,香糯好吃。

是他记忆里吃过最好吃的玉米。

后来爹爹走了,他想爹爹时,便会偷偷烤玉米吃。

有次被陈氏发现,陈氏因此罚他跪了两个时辰。

众人光听着余老板的描述就直咽口水,掰着指头数日子。

“余老板,我门可等着玉米了。”一个面熟的大叔笑道。

“到时叔叔婶婶们可得早些过来。”余南叶笑道。

众人齐齐应好。

南水村众人乐呵呵背起背篓,他们哪里想得到这么轻松就卖完黄豆芽。

这会儿走回村还能赶上午食。

等周围人散得差不多,张家婶子来到余南叶跟前道谢。

“南小子,要不是你,婶子也不能轻轻松松赚二百四十文。”

当初她家买了五斤黄豆,全部泡了,如今五斤黄豆发了三十斤黄豆芽,拿小背篓装,放得稀疏,装了近三个背篓。

一斤黄豆芽八文,三十斤就是二百八十文。

搁从前张家婶子想都不敢想。

有张家婶子带头,越来越多的村里人跟余南叶道谢。

余南叶笑道:“这不是我一人之功,若没有大家齐心协力,光靠我一人,短短几日亦无法发出这么多黄豆芽。”

句句说到村民们心坎,更加感激余南叶。

有些话不能教旁人听了去,余南叶寻了个借口,拉着陆柘景离开。

大伙儿目送两人的背影,直至消失化为黑点,才收起视线背上自己的背篓,三三两两游肆。

以前他们来镇上都是忙着采买,或干活,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压根没机会闲逛。

正巧身上有铜板,可以置办些回去。

大伙儿取出给余南叶的二成,其他铜板买了面粉和大米,给家里小子或闺女买饴糖,或绿豆糕。

也有到屠夫那里买两斤肉,或是猪蹄排骨的。

今日对南水村人来说是个大丰收。

回到村大伙儿都买了不少东西,张村长喜气洋洋,询问过几人得知两刻钟黄豆芽就卖光了,脸上笑出了花褶子。

连声说好。

他们家去的是老大张有才一家。

老有才笑得合不拢嘴,“爹,你不知道今日不到两刻钟,咱们家的黄豆芽就卖光了,二十斤黄豆芽卖了一百六十文。”

放在以前他们想都不敢想,他不似弟弟张翰墨那般会读书,幼时勉强认过几个字。

算术也学不好,想去镇上做个账房先生都不行。

只能在镇上干活,一日下来又苦又累却只有三十五文。

而今日一个时辰不到就赚了一百八十文。

他能不高兴?

“爹,我想下次买十斤黄豆,咱们再编几个方形篓子,你觉得如何?”

“这个恐怕得问过南小子。”张村长道。

当即大伙儿从中获得了好处,估计会有更多的人怀揣着这样的想法,如此一来就不好开口了。

张村长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打算亲自去找余南叶。

跟张有才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不过他们这么多人可不能一窝蜂去找余南叶。

大伙儿凑一块思前想后,最后决定先找村长。

在村民们眼中,村长是一村之长,可靠可信。

等吃过午食,大伙儿纷纷朝村长家迈进。

正要去余南叶家的张村长,远远看到一行人朝这边走来。

大儿子张有才眼力好,一眼看到队伍中不仅有大伯,还有姑妈张氏,也就是张家婶子。

张村长很快猜出他们的目的。

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终于表达清楚,想增加黄豆数量,并表示可以给余南叶多分一成。

张村长想了下说:“这事我也做不了主,待会儿我去问南小子,你们将二成薄利拿出来,我登记下,给南小子一并带过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