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和宋娇娘齐齐一愣,转身望去就见到沈砚——因着两家婚事关系,他已是数月没出现了。
问题是:他从哪里冒出来的?
宋娇娘瞪圆了眼,林芝张大了嘴,而沈砚则是痛哭:“宋婶……不是宋娘子,不是……娘!您跟爹跟我们一起搬去府里住哇!”
“我们是在开玩笑啦!”
“砚哥儿?你从哪里冒出来的——”
“笨蛋,今天不能见面。”
“我都半年没见到人了……”
“别胡说八道,总共也就三个月——”
很快,几双手把沈砚从门口拖走,吵闹声丝毫不比白日清净。
林芝起身走到门口,挑起帘子向外面望去,正巧与沈砚对视上。
她眉眼弯弯,冲着对方笑了笑,嘴巴开开合合。
沈砚瞪大了眼,看得清清楚楚,那是:往后余生,请多关照。
第131章
1婚前。
打纳征礼后,宋娇娘那是红光满面,没少出门寻街坊唠嗑唠嗑。
林芝起初还不晓得,还是宋娇娘后头告诉她,说得眉飞色舞,得意非常:“哎呀,瞧瞧他们酸溜溜的样子,别提多通气了!”
宋娇娘专挑那几个平日里爱碎嘴,没少八卦自家的婆子妇人,开口自家女儿如何如何,闭口未来女婿如何如何的话,最后再关心关心对方儿女的学业婚事,看着他们的脸涨得通红,那感觉简直爽歪歪!
林芝手里揉着面团,哭笑不得地抬眸望向宋娇娘:“娘!您啊,都连着出去炫耀半个月了,后头就别去了!”
“嗐,那是我想炫耀嘛。”宋娇娘双手叉腰,嘟着嘴与女儿抱怨:“你那天在屋里,不知道这几人嘴贱得很,说得老难听了。”
林芝一家人从未向外人透露过自家的来历,而林森和陶应策乃至吕三等人亦都是口风紧的,以至于街坊只知他们从外乡来,口音也不是汴京周遭人,却不晓得他们具体来自何地。
打从林芝一家搬来起,便有不少街坊碎嘴,宋娇娘一贯不当回事,只当没听到罢。
可没成想自己的不在意,倒是成了他们眼中的懦弱,在女儿纳定的好日子,他们的猜测也愈发低俗恶劣,那些连掩饰都掩饰不住的恶意,让宋娇娘无法咽下这口气。
林芝也听大妞等人提到一些,一边揉搓着手里的面皮,一边温声道:“我没不让您去,就是让您当心些,免得说过了头,惹得他们急眼,倒是遭人怨恨。”
林森听到这里,亦是深以为然:“芝姐儿说的是。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宋娇娘心想也是,自家日子眼看是越过越红火,还用得着搭理那些人。
故而她一口应下,随即目光落在翠绿的外皮上,面露好奇:“芝姐儿,你莫非是在做青团?”
“是啊。”林芝点了点头,回道:“后头便是清明节了,今年我想咱们铺里应当会有不少人来定青团。”
她与沈砚的成亲之日尚未定下,林家、沈家和陶家就日子挑挑拣拣,非要选出个十全十美的。
眼瞅着三户人家争论不休,林芝也懒得再管,索性先准备起后续节日要用的吃食:“我想先准备好样式和口味,到时候大妞几人亦好来得及制作。”
当下的青团并非单指用艾草所制作的糯米团子,而是用春季各种野菜制作而成,除去用艾草的,还有用薄荷、橘叶、荷叶、鼠鞠草和浆麦草等物,做法大体相同,便是切碎并搅拌出汁,再与糯米面团糅合,裹上或甜或咸,或荤或素的内馅。
同时作为方便食用的户外点心,不止是清明节,凡是春季踏青时也会随身携带,汴京城里便有不少果子铺四季都会售卖。
林芝想趁着清明时节推出,要是能拉拢食客的心,说不得又能为自家铺子新添一员大将。
对于面皮,除去艾草以外她还选择了薄荷与橘叶。这两种叶子都带有特别的香味,制作以后会给青团带去不同的风味。
当然,林芝也没有忽视士大夫层的需求,除去以上三种外还选用了茶叶,分别是此前送来的龙凤团茶与日铸茶。
前者不用说,乃是当下最顶尖的团茶,其制作工艺极其复杂精细,一斤团茶的价值高达数万钱,乃是专供内廷乃至官宦人家使用的茶叶,平民百姓甚至连见着的机会都没有。
而后者则是当下尚且罕见的炒青绿茶,只限于很小的范围内,是戚娘子得知林芝比茶更喜泡茶以后,特意从杭州府托人送来的。
五种用不同野菜与茶叶所制成的面团,色泽也略有差异。
林芝将揉好的面团分割成大小均匀的剂子,再逐一塞入内馅,或是做成青梅或是花朵叶子模样,或是做成圆润团型,又或是用模具印出花纹,便可以上锅蒸制。
待上片刻,便可取出。
林芝掀开锅盖,宋娇娘便凑上前来,因着林芝使用的是不同的野草汁和茶叶,故而做出来的青团亦是绿得不同,瞧着竟是渐变色的,甚是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