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她说话的时候,眼神中露出了一丝警惕。
子灼先生,正是给她提供优秀歌曲的李可灼,如果没有李可灼的歌曲,也就没有她李丽娟的现在。
公司已经不止一次打听李可灼的消息,他们想要直接联系李可灼的想法昭然若揭。
所以不管是李丽娟还是李崇德,父女两人对于李可灼的信息都是非常的守口如瓶。
两人都明白,没有李可灼的歌曲,她李丽娟啥也不是,只要她不听话了,公司完全可以找人替代掉她。
所以只要提到子灼先生,她都会警惕起来。
见到李丽娟有所警惕,周媛于是转移话题朝李丽娟说道:“可惜你发了太多红歌,不然其实公司是想先让你进弯弯市场的。”
听到周媛的话,李丽娟撇撇嘴。“一个弯弯市场没有就没有吧,那么点市场我还看不上呢。”
其实不是李丽娟不想进弯弯市场,主要是李丽娟唱了好几首称赞祖国的红歌。
在八十年代初两岸对抗激烈的年代,李丽娟作为一个打上了亲陆标签的歌手,自然是不可能进入弯弯市场。
随后李丽娟向经纪人周媛提出了一个问题:“媛姐,你说我是亲中歌手,那为什么我能进岛国市场呢?中日也是敌对的吧?”
“因为中美建交了啊,如果中美没有建交的话,公司也是不会让你进岛国市场的。”周媛朝李丽娟说。
ps:那些说语音输入的,我试过了,我们一句广告词来形容:说话两分钟修改两小时这样——更费脑,不信你们自己可以试试。
另外,昨天承诺的今天八章已经完成了,还欠两张月票破一千的加更,我明天补上。
------------
第113章 卖爆了(月票一千加更第一章)
中日建交是在1972年,是在尼克松访华之后,是为了中美正式建交做铺垫。
在中美没有正式建交之前,中日关系也就那样。
直到中美正式建交之后,岛国才会大规模的与中国官方以及民间进行大规模的交流。
像宝丽金,环球唱片,邵氏等等公司,都尝试过把香江艺人推向岛国市场,甚至是欧美市场。
岛国市场上比较成功的艺人,就有张国荣,成龙,黄家驹等等。
其中成龙不仅在岛国有名,更是在全世界都非常出名。
而黄家驹,也是因为在岛国录节目的时候从三米高的舞台坠落,因为黄家驹头部先着地导致头部重创,最后抢救无效死亡。
除此之外,宝丽金等公司还推了很多艺人去岛国市场打拼,有少部分人成功了,但大多数人却失败了。
这次,就是宝丽金公司对李丽娟做出的一次岛国市场的推广尝试,如果有成绩,那以后就继续推继续捧。
如果李丽娟的专辑在岛国卖的不理想,那李丽娟就只能回香江继续窝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打拼。
也正因为知道这次的推广很重要,所以李崇德才亲自跑到湘西找到李可灼,请求李可灼帮忙写几首日语歌。
因为他知道,如果没有优质的歌曲,他女儿在岛国市场上就会有很大概率会扑街。
如果她女儿在岛国市场上的第一次推广扑街了,宝丽金公司就不会有第二次的推广了。
这就像是的推荐位一样,推荐效果不好的话,后面编辑就不会推荐了,那么这本书就扑街了。
好在李丽娟个人也非常的努力,为了这次岛国的推广,李丽娟在半年前就已经开始拼命的学习日语了。
最后这两个月,她更是学习日语之外,每天还要练习舞蹈。
到了如今,该努力的她都已经努力过了,至于能不能成功,就看天意。
第二天,就是李丽娟新专辑歌曲在岛国开始推广的日子,所以李丽娟团队都非常紧张。
所有人都希望着这次推广能够有一个好结果。
因为只有李丽娟的成绩好,他们才能跟着李丽娟一起赚大钱。
——
渡边淳二,是一个二十多岁的上班族,这天晚上下班回到家,他熟练的打开了自家的收音机,然后整个人都舒服的窝在了沙发上。
每天下班,他都会打开收音机,然后调到音乐频道。
音乐,是他每天下班调剂生活的必须品,如果在收音机里面听到好听的歌曲,他就会去附近的音像店买来专辑反复听。
打开收音机后,渡边淳二很快就从收音机中听到了美妙的音乐。
只不过,接连播放的好几首歌曲,都是别人点播的歌曲,也是他经常听的歌曲。
不过这些歌曲都很好听就是了,渡边淳二听着也非常享受。
就在他听完第三首歌曲的时候,电台主任人却推荐了一首新歌。
“听众朋友们,不知道大家都有没有美好的恋爱经历呢,在我看来啊,恋爱应该是甜蜜的,恋爱也是美好的,是可以让我们用一辈子来回忆的,接下来,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