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没什么事情,君秋澜干脆就回家里去睡了。
君白送也更喜欢古代这边,就是这边陆陆续续,下了几天的雨,君白送不喜欢地上湿乎乎的感觉,出门总喜欢被人抱着。
自从那日君秋澜开始去救灾,每日都有不同程度的降雨量。
当然了,也就只有第一天最大。
有了这几天雨水的冲刷,古代这边的天空也显得更加澄澈了,地里的庄稼也更精神了。
百姓们对活下去的希望,也越来越高。
第二天君秋澜走出门的时候,都还听着村里人闲聊,说往年到这个时候,也不见这样连续几天都断断续续下雨的。
而且这雨来得一点征兆都没有。
前一刻还是万里晴空,下一刻就可能下起了瓢泼大雨。
若是按照正常情况,天气如此阴晴不定的话,百姓都该在心里吐槽了。
可现在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要是再来几场,河里的水啊,都该溢出来了。”
说这话的时候,老农笑得满脸的褶子。
他们这可从来没见过河水倒灌的情况。
从前那些有经验的老农,对今年的天气情况,也是摸不着头脑了。
明明他们都觉得今年会是大旱的一年,前段时间,也一直都是这个征兆。
结果现在说下雨就下雨了。
搞不懂,搞不懂。
他们这些老农跟天气和庄稼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了,临老了还被这变化无常的天气给上了一课。
君秋澜抱着君白送在村里走了一圈儿,算是露露脸,也是看看村里的情况,以及他们在家的那几块地。
长势都挺不错的。
就是这雨……
这一场雨,算是能缓解一些,距离真正打败天灾,还是有些遥远。
等到温度升起来的时候,太阳一照,这几天的降雨量可能就直接蒸发了。
哎……
有总比没有好。
根据他的经验,以及他对这个神秘力量的了解,就算他现在去另一个世界把手里的钱全部捐出去,恐怕也不会让边城继续下雨。
这本质上的情况就不同了。
不过,多做善事,总是没错的。
从前尽想着在大盛积攒功德,来打通穿越的通道,现在他又有了新的想法。
趁着今天现代那边没事,君秋澜逛完一圈,回去把君白送交给母亲之后,就直接进城了。
城里的情况,婉儿妹妹那边要是有消息,都会及时传达给他们的。
只不过婉儿妹妹出门的时间少,得到的消息也不算多。
君秋澜就准备亲自看看,看完之后,他又去找了段文师兄。
段文最近,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了。
红薯种下去了不说,周边的几个知府,都响应了他的号召,并没有去民间收取百姓的人头税。
而且这红薯有个好处,长出来的藤蔓,还能剪下来继续种植。
红薯的消息瞒不住,临近的几个州府,那几个知府,还亲自跑了一趟。
都临近边城了,也都不是多富裕的地方,能被派过来当官的,也多是无权无背景,跟段文差不多的情况。
他们这样的身份背景,当了官,只有两个极端。
要么是极端的清贫,清正廉洁,老实本分地做事。
要么是特别会‘专营’,找个靠山,然后给靠山交一点孝敬,以求更好的前途。
这样的孝敬是从何而来?还是搜刮民脂民膏。
三年清知府,十万白花银,完全不是一句玩笑话。
幸好,周边的这几个知府还算是比较有良心的,过来找他的时候,态度也十分诚恳,也都是为了百姓。
他故作为难了一下,还是弄了一些藤蔓给他们带走。
以后师弟要发展,周边的几座城池,就是他们第一个要占领的地方的。
这回就当是提前打好关系了。
还有,师弟给他弄的琉璃配方,不,是玻璃配方。
他弄了个小作坊,已经烧制出来一批了,正想办法传出去卖掉呢。
得传远一点。
还有还有,最重要的是,下雨了。
周边的几座城池也下雨了,只是没有他们这里下得大。
不管如何,旱情算是能勉强缓解几分了。
“师弟,我可算是把你给盼来了。”段文激动得很。
君秋澜:“看来师兄这边发展得不错。”
段文直接细数了一下最近发生的事情。
君秋澜听着也是满脸的笑意,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发展。
那他前几天累到晚上瘫倒,也算是值得了。
“师弟,赶紧再给我想想办法,做生意的事情,我实在是不在行,先生也不行,而且最近先生没空,给你招揽门客去了。”段文说:“这玻璃烧出来了,通体透亮,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