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1o章(1 / 2)

若是能得到当年根治鼠疫的药方,也许能在那个药方的基础上,寻找到更适配眼下病症的方子。

只是让谢韵没有想到的是,曾亲历过当年那场鼠疫,仅剩的两位医者绝望地摇摇头,一言不发。

谢韵只好继续追问:“老前辈,何故摇头?既然已经知道了这是一场重新爆发的鼠疫,便是找到了一个治疗的方向啊!”

两位医者面面相觑,最终其中一位转过身来,对谢韵道:“当年……无人寻找到解决之法。当初整座白下城都被封城,最先预感到瘟疫的人逃出城去,但是沿途都被朝廷派来的杀手杀死,尸体用火烧得只剩焦炭;没能逃出去的,全都葬身于白下城中。一直到瘟疫平息,百废待兴,朝廷才派人南下重建白下城。”

谢韵和在场的余下几位医者,顿时犹如五雷轰顶。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是这样?

当初他们随皇帝下江南,本以为是皇帝看中这一片地方,忧心此地百姓灾后的生活。

没想到不过是演了一场掩盖悲剧的戏,扮演了一位忧国忧民的仁君形象。

想到这里,谢韵不禁在心底冷笑。

原来如此……

其实他从来不是什么仁君,而是一直都是一位疑心深重、冷酷无情的帝王,以雷霆手段治理泱泱大国。无论是晏侯爷和一众被冤屈死的将士们,还是白下城的一城百姓,人不在乎多少,只要出现任何阻碍他的,他都可以毫不留情地赶尽杀绝。

谢韵第一次认识这位君主,是从晏回南的口中,那时他是宠爱晏回南胜过他亲子的好舅舅。

当初只是见到誉王那伪善、残忍的一面,便让谢韵恶心不已。

可想而知,晏回南究竟有多恶心,多厌恶。

“那前辈呢,你们是何时撤离的白下城?”谢韵只感觉脊背发凉。

此言一出,那两人有些犹豫,但他们认为此刻也是说出来的最佳时刻:“不瞒你说,云老板,我们二人是在朝廷下令封城时,随着撤离的县尉一同离开。这才幸免于难啊……如今,当年的天灾重演,甚至比当年还要棘手,各位……还是早些逃命去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

几人听闻此言,心中恐惧愈演愈烈。

“难道……朝廷会再度封城吗?!不,不对,是再一次屠城吗?”

“慎言!屠城这话怎可胡说!瘟疫横行,封城是为了保全更多的百姓,是不得已而为之。静棠兄此话可千万不能说!”

“是是是。是我妄言了。那,要不咱们也先逃吧?”

“唉!只怕再不逃便要来不及了,半月前刚起祸端时,消息恐怕便已经传去了京城。若是再度封城,只怕快了!”

谢韵看见这些行医多年的医者们,心中顿生悲凉之感。

她本意是将大家聚到一起寻求解决之法,却不曾想让大家聚在一处,居然商量起了逃跑。

“诸位,你们若是走了,这满城的百姓该怎么办?”谢韵问。

“哪里管得了那么多人,诸位,我们在此医治了这么久,可有一例好转的病例?一直待在这里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一旦染上这病便无药可医了!谁染上了,便只有死路一条,只能自认倒霉了!”

此言一出,除了谢韵之外的几人神情大变,神色慌张,开始怀疑留在这里是否还有意义?同时,也开始忧虑自己的安危。

其实几日前便已经有医馆的医者借故离开白下,一走便再也不曾回来。那些都是些闲散卖药的,学了点皮毛便在外面卖药看诊,治疗些小病谋生。

他们几位不曾离开,一来是因为好歹算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医者,不好坏了自己的名声;二来是因为多年行医,仍旧怀着一些医者仁心,遇见疑难杂症也产生了攻坚克难的挑战心理。但若是真的可能危及自身性命,还是要思量再三的。

谢韵见这些人明显是想离开。其实她为人处事的态度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从来都是与人为善的。

但是如今这局势,若是他们都走了,岂非就是留下这满城百姓等死。

所以……

谢韵语气平淡得仿佛她也要跟着大家一起离开一样:“诸位,是想走吗?”

“眼下正是最好的时机。若是再晚,便来不及了。”众人纷纷附和。

她垂眸委婉道,“抱歉,白下城中的百姓们仍需要各位。若是你们也走了,便是彻底断了这些人的生路了。”

她轻飘飘的一句话让几人顿时戒备起来,他们联合起来站在一起,义正言辞又义愤填膺地指责谢韵:“云老板,你这是什么意思,你难道还能绑了我们不成。”

但谢韵既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必定是有把握的。她轻轻一抬手,晏回南留给她的几名死士乌泱泱地出现在她身后,将其余几人的退路尽数堵死。

-

连日的劳累,让谢韵做完这些惊心动魄的事之后,再也没有体力继续没日没夜地看诊。

只是作为医者,她也会继续留在这里,治疗那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