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八十年代胡同里 第157节(1 / 2)

她抱着小孩往外走,心里琢磨着李建军也不知道有什么事找哥哥。

不过很快,李红玉就给她解惑,开开心心地分享说:“姨姨,我妈妈要来啦!”

怎么可能?今年首都的人口流动管理更严格了,郑三妹要不是还有个女儿在京市,连过年的进京探亲证都办不下来。

罗雁想不出郑三妹要用什么办法来,但觉得李红玉既然这么说总不是无的放矢,对李建军来的目的倒猜出一两分——既然要办事,钱和关系两样总是缺一不可的。

她的猜测没错,李建军就是来借钱的,说:“厂里招短期工。”

各厂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遇上忙不开的时候就会招一批短期工顶一阵。

一句话罗鸿就明白了:“差多少?”

李建军不好意思道:“差三十。”

他自己还没转正,女儿的户口又不在京市,虽说现在供应卡得不紧,从他的分量里匀出来养个孩子不难,但花销就是一大笔,手里头压根没多少存款。

罗鸿店里也收旧自行车,口袋里还是放一两百块钱备用的。他拿出来数够五十递过去,也没问“什么时候还”之类的,只说:“看来厂里接了个大单。”

李建军:“挺大的,差不多能一直忙活到过年,年前我肯定把你这钱还上。”

短期工按天算钱,一天能有个八毛,他们夫妻使劲攒攒,怎么着也能凑齐这三十。

罗鸿:“没事,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不急用。你什么时候方便什么时候再给我就行。”

李建军知道他不爱多听什么谢不谢的话,只拍拍他的肩尽在不言中,多解释两句:“半年能攒下来的跟办这事的钱差不多,我妈的意思是没必要,但闺女实在想妈,我也……”

矫情的话他说不出口哦,可谁能不想媳妇。

罗鸿能理解:“一家人能在一块,再怎么样都划得来。”

李建军也是这么想的,忽的捶一下桌子:“再熬一年,我就转正了。”

工资比现在能翻一倍。

罗鸿看他苦大仇深的样子,说:“我这桌子刚塌过,别再给我捶塌了。”

塌过?李建军弯下腰看:“你就这么钉回去,今天不塌回头也得塌。”

原来是个劣质工程,罗鸿:“三方弄的,我看他胸有成竹那样还以为没问题呢。”

敢情是在妹妹面前装样子。

发小不就是用来拆台的,李建军:“他懂个屁,你锤子拿过来我给你重弄。”

罗鸿给他递工具,瞥见店门口有人在探头探脑,说:“你弄,有人来了。”

李建军点个头表示知道,把之前打进去的钉子拆出来,忙得热火朝天的。

罗雁带着李红玉在学校里玩得满身汗,寻思领她回来喝口水,看这样子下意识说:“桌子又塌了?”

心里想的也是:周维方这活干得不行啊。

李建军:“没有,不过之前那样修就能顶一阵。”

哦,那还是周维方活干的不行。

罗雁这么想着,不自觉地就笑出来。

李红玉在等姨姨倒水,看她动也不动,拽着她的衣服下摆问:“姨姨你笑什么?”

笑了吗?罗雁摸摸自己的脸,也不知道是不是太晒,莫名地觉得脸热。

她微微甩甩头把乱七八糟的念头也甩走,取一下杯子冲干净,倒上温水说:“慢慢喝。”

李红玉渴得很,一着急把杯子抬得太高,衣襟都打湿一部分,喊着:“!”

李建军看女儿一眼就知道情况,说:“雁子,我包里给她带了衣服,你帮她换一下。”

带得够齐全的。

虽然红玉才没几岁,大街上这年纪光膀子的小丫头也不少,但罗雁还是找了个两面挡住的角落,快速给她换好衣服,把湿的那件晾上。

李红玉挺着小肚子给姨姨看衣服上绣的小兔子:“奶奶缝的。”

罗雁夸张道:“好可爱啊。”

说完又带着她去外面跑跑跳跳了。

李建军叮呤哐啷把 桌子重新修一边,拍拍手上的灰告辞。

罗鸿留他:“这都快吃午饭了,走什么走。”

李建军还是那句:“红玉闹肚子。”

得,罗鸿两只手随便在裤子上擦擦:“那我不送了,你们自己慢点。”

李建军摆个手,往外走的时候一把拎起女儿。

李红玉扑腾着说不想回家,还是被爸爸带走了。

可怜的小姑娘,车骑出老远都能听到她在嚎。

罗雁笑得。

她两只手挥着给自己送点风,进店里拿起扇子用力地摇,还很好心地也给哥哥扇扇。

罗鸿后背都是湿的,说:“是够热的,下午我就去买风扇。”

他本来打算过两天有空再去的。

店里是该有风扇,罗雁知道他这两天事情多,说:“要不我去呗。”

一台风扇还挺有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