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总算想通了,哈哈。”
沈院长说干就干,立马带着中医院总务科的人去农场山脚下勘察地形,联系建筑队,准备开建“肺痨科”病房了。
这年头很多规章制度都不完善,不用这个部门审批,那个部门同意,所以也就少了很多婆婆,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在“白虎山”山脚下选定了一块地势相对平坦的空地准备立即开建病房。
说是病房,其实也就是建一排平房就行。
不像后世,还要区分什么清洁区、隔离区、污染区、缓冲区等,还要设置独立的医用真空系统、隔离手术间、重症监护室等等。
一切从简,从快。
那边在轰轰烈烈开建病房,林三七也在开始准备抗结核药物,以及相关检查设备。
他的个性就是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做到完美。
其实林三七之所以不愿意在1960年当临床医生,主要原因是当医生影响他赚钱,这个不能否认。
但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当一个医生一天能看几个病人?杯水车薪,说实话多他林三七一个大夫不多,少他林三七一个大夫不少。
但最后他答应出凭这个“肺痨科科主任”,主要的原因就是。
只要他的出现能治好肺结核,然后他制定出肺结核诊疗规范,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制度全国推广开去,这样受益的人群将是几百万结核病人。
至于说结核药物,林三七也有了打算。
实在不行,自己在2023年买设备,然后在1960年建个药厂,批量生产结核药物不就行了?
抗结核药物一般分为一线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链霉素。
二线药物:对氨基水杨酸钠、丙硫异烟胺,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二线用药基本上是不用的,因为疗效一般,副作用巨大,一般只是一线用药有过敏才顶上。
在五只一线用药当中,链霉素曾经也是被当作神药来使用的,发明链霉素的赛尔曼·亚伯拉罕还获得了195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但这只药物后来被证实有强烈的耳毒性和肾毒性,非常容易造成前庭功能损害而导致病人耳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