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孚制药有限公司,国内最大的头孢菌素生产基地之一,具备年产千吨级生产能力。
也就是说,这是一家原料厂,一般来说产量越高,成本越低,售价也会跟着下降。
一般大型药厂都有自己的配套原料厂,比如东广医药圈的老大,如广药集团,白云山药业等等。
但是原料厂的投资非常巨大,动不动就是几十亿起步,这是一般的中小药企承担不了的。
所以中小药企往往去其他原料厂求购原料药,然后运回自己公司后再添加一些辅料,经过多道工艺,最后生产出药品来。
比如岭南堂集团名下的南方药厂其实就是走这条线路,外购原料药,再进行深加工。
林三七一听,果然这个世界很小,只要中间转三个人就一定能联系到。
“周总,那就麻烦你帮忙联系这位王老板,我可能要采购一些原料药。”
周达新不以为意,爽朗的笑道:
“林董是照顾老王的生意,应该是老王感谢你才对,而我这个中间人多少还能赚点回扣来,哈哈哈。”
林三七就喜欢跟爽朗的山东大汉打交道,除了别让他再喝酒。
“那么,我过来淄博一趟,周总我们明天见。”
“行,明天我亲自去机场接你。”
第二天下午,肯孚制药公司厂区,林三七戴着帽子,在肯孚制药老板王牧野、雏菊公司老板周达新的陪同下,参观制药车间。
林三七看着眼前一个个巨大的罐子,像蜘蛛网一样的管道,还有一排排金属机器,完全就是一副工业化的森林,不禁感慨道:
“王总,其实我也从花都制药手里买过一个二手原料药厂,原本我以为原料药厂也不过如此,现在我才知道,我可真是井底之蛙啊。
你这一个个车间里这么多精密仪器,这么多现代化设备,怪不得都说原料药厂的投资成本大,我现在是相信了。搞了半天我是买了一个小型原料药厂啊。”
第863章 药一分钱一分货
王牧野是一个185厘米的壮大汉,一听便是哈哈笑了起来:
“林董,你谦虚了,老周可是跟我说了,说林董属于深不可测的大老板,哪里是我们这些制药人可以比的。
就你们的岭南堂野山参,卖掉一支产生的利润,估计要我们辛苦生产好几十吨原料药了。所以我们赚的都是辛苦钱。
当初我也是脑子一热,觉得我们都加入wto了,要成为世界工厂了,就凭咱们国家的效率,那还不占领全世界的医药市场?
于是我投入了全部家产,又从银行贷款欠了一屁股债,02年花了整整10个亿才建了这个药厂。
02年的10个亿啊,啊哟喂,现在可后悔死我了。
当年我这钱要是全部都买了房子,买了首都的四合院,我现在早踏妈成了全国首富了。”
说完,王牧野心疼得直拍大腿,又指着眼前一排仪器说道:
“这原料厂可真是一个无底洞啊,林董你别看我这药厂规模那么大,头孢菌素的产量已经国内最大的供应商,但竞争压力也大呀。
现在我们公司其实完全就是在跑量,薄利多销,能挣一点是一点。
否则这机器一停,每天的损失不得了,重新开机又要花费大笔的清理费用,停不下来啊。
林董你看,就说这一个个反应釜吧,什么玻璃钢反应釜、不锈钢反应釜、碳钢反应釜等等种类繁多。
妈呀,技术部门一天到晚申请技术升级费用、机器更新支出,我头也大了。”
周达新在一边也苦笑道:
“现在也真是见了鬼了,我们这些做实业的都在苦苦支撑,不亏本就是万幸了,市场稍微一个风吹草动就是破产的命运,非常惨。
而那些炒房的,炒股的,玩金融的,一个个都赚得是盆满钵满。
就我们同一代出来闯天下的老朋友,徐保润,还有郦保国、罗兴余什么的
好家伙,这几个人现在混得是风生水起,只要电脑上敲几下,钞票跟发大水一样哗啦啦来,年年都出现在福布斯财富榜上人物。
像我跟老王这样的苦哈哈,别看出去都是这个董事长,那个老总,人五人六的,可是你要我们拿几个亿出来,反正我是拿不出来的。”
还没等林三七开口,王牧野又接话道:
“以前都说要实干兴邦,要我们都做实业,说这样国家才能富强。
结果现在只要有关系有门路的人,都踏妈去炒股做庄家,玩什么p2p,搞什么小额贷款。
钱生钱,自然是来钱快,但这不就是击鼓传花的资本游戏嘛?
如果人人都不做实业了,全都关了厂子去炒股票玩期货,经济脱实向虚,那我们四个现化代什么时候能完成?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真正富强?
这一切都不正常嘛,国家也不管管。”
林三七心想,这怎么管?市场经济讲究的就是一个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