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726节(2 / 3)

需要多少资金和设备,我都全力供应!

科学技术不能偷懒,不要觉得跟外国采购简单又轻松,不用费自己的脑子,更不用承担项目失败的后果。

那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外国不卖给我们了怎么办?人家是给我们下了个套呢?

最后,防患于防患于未然,遏难于未发,这句话送给诸君。”

柴教授有些脸红,无奈道:

“林专员,你拿回来的药物的先进性,远远超出了我们正在研究的同容,目前我们正处在学习当中,创新发明还是比较欠缺的。”

林三七心中暗叹,心想要不是掩人耳目,他真不愿意养着一支药物科研团队。

想搞药物发明,这真是一个无底洞,而且几十年后的历史经验告诉他。

除了一个抗疟药青蒿素拿得出手外(专利还在外国人手里),其他所谓的原创西药几乎没有,

国内原创药全部都集中在中成药这一块

什么复方丹参滴丸、芪参益气滴丸、注射用益气复脉针等等,没办法推广到全世界。

会议结束,林三七和沈国明将宝安制药厂的厂长袁明杰留了下来。

“老袁,现在你的任务是最重的,一方面要兼顾抗结核药物的生产,一方面又开始试生产抗菌药,真是辛苦你了。”

袁明杰已经六十多岁了,说话还是中气十足:

“林专员,对于我来说,如果我贪图享受,当年就不会回国了。所以只要有活干,能对国家,对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力,我就知足,也甘之如饴。

有什么任务你就吩咐吧,我一定把事情做得清清楚楚,呵呵。”

林三七这才开口道:

“接下来就是我们宝安制药厂急剧扩张的时候,抗菌药可不同于抗结核药,这个使用人数更多,销量更高,所以我们要提前规划好。

我初步的准备是抗结核药物安排50条生产线,而抗生素的生产线起码要达到200条,这还仅仅是今年要完成的任务,后面还要扩大。

所以需要多少设备,需要多少药厂工人,这个你出个规划,我说过我做后勤部长,至于怎么生产,你的专业的,全部都交给你。

而干爹你的任务也很重,我已经准备跟全国各大省分建立起贸易关系,采购他们的中药材,全部送到宝安县来制作各种中药秘方。

一来呢,主要是解决我那些师兄师姐们的生计问题。

二来也是销量需要,现在已经是供不应求状态,我们家的岭南堂急需更多中药丸。”

沈国明一听随意道:

“这个你放心吧,现在我已经让铁道兵全力开动生产,至少今年可以完成5平方公里内的厂房建设,只要你生产线一到,起码可以开动300条以上。

至于盐田的50平方公里,已经开始了平整工作,现在工程机械和建筑材料都不缺,整个工程很快的,明年一定可以使用。

现在主要的问题在于,抗结核药物你可是准备了一年,又在哈佛团队和香江团队的配合下,又试验了一年,两年厚积,这才一炮而红。

但现在你又要生产3种抗菌药,还有一种这个什么退烧止疼药?一种胃药。

在没有大量实验室数据和国际论文支撑下,怎么让外国人相信?怎么能卖给他们?”

林三七摸了摸下巴,思考道:

“抗结核药物我之所以那么急着推销,那是因为我们太穷了,当初我创办首都传染病医院,全靠我一个人输血,无论是药品还是全院职工的衣食住行。

现在嘛,咱们已经有了第一桶金,所以不急了,慢慢规划。不是我眼皮子浅,这么一点钱就满足了。

钱是不嫌多的,但现在赚钱不是那么迫切的事情,所以我准备换一种思路,主动引他们上勾。

这个主动推销,和他们上门求购,这个价值是不一样的。想想抗结核药物我们卖一千,他们卖一万,我这心都在滴血啊。”

不同于林三七的心疼,感觉自己错过了几个亿。

沈国明和袁明杰两人却没有任何感觉,甚至他们觉得宝安县能赚这么多美元已经超级满足了。

这就是格局不同,造成的不同后果,林三七有点想折腾一下,沈袁两人则安于现状。

“干爹,袁厂长,你们现在在宝安,应该听说过走私这事吧?这一到晚上,后海湾和大鹏湾都是走私小木船。

现在的走私都是把国外的好东西往国内走私,接下来我们要反一反,要让外国人把我们生产的药品走私去国外。

我准备先将抗菌药在国内推开,这次我带过来的20吨原料药足够我们生产一大批药品出来,优待供国内和香江医院,先不卖给国外。

然后我准备在香江以岭南堂的名义,在香江收购一家西医医院,我今天拿出来的几种抗菌药只有我们医院才有得销售,就是吊人胃口。

没办法,现在香江是祖国大陆唯一的对外交流窗口,我这个医院放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