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皋对林泰来问道:“你们有什么过节?”
能让胡应麟这个小暴脾气进来就骂恶贼,真是不多见。
林泰来笑道:“也没什么,只是不打不相识而已!
当日在苏州谈论文学,我们都认为杜工部登高为古今七律第一,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为唐诗最被埋没的一首。
老学士你说,这巧不巧?”
赵志皋惊叹道:“若真如此灵犀相通,诚然为佳话啊。”
“并非那样!”胡应麟有点急了,“老前辈休要上了当!
此人喜好虚名,惯会投机钻营,见利忘义!”
林泰来反问道:“那你倒是说说,我到老学士这里,能钻营什么?投机什么?能获什么利?”
胡应麟一时答不上来,他也很清楚,老前辈身上真没什么可给林泰来的利益。
林泰来又指向胡应麟,“倒是你,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到此,只怕也是有目的而来吧?”
胡应麟确实有事要说,他也是奉了王老盟主的命令来办事的。但被这样挤兑后,还怎么开口?
林泰来对赵志皋叹口气,说:“如今人心浮躁,一切利字当先,连你这位同乡也不例外。
像我这样纯粹的人,拜访老学士不参杂任何私心杂念的人,已经不多见了。”
胡应麟:“……”
明明自己半个主场作战,掌握着主动权,但却三言两语之间彻底落了下风。
他就是不理解,你林泰来如此看重赵老前辈,到底有什么用?
我知道这个小令是元代的,但就当本时空没有!
(本章完)
------------
第一百九十章 历史总是重复上演
胡应麟今天来拜访赵志皋,是替王世贞老盟主来的,看看能否在文坛大会里寻求合作。
国子监这边有场地,也有很多读书人聚集,是个很好的合作对象,最起码可以充当气氛组。
林泰来见胡应麟半天不说话,又催促道:“你上门有什么私事就速速说了,不要耽误我与老学士清谈。”
胡应麟气得咬牙切齿,你林泰来把高尚都装完了,自己还怎么张口?
若说点具体请求,不就成了不如你林泰来动机纯粹?
还有就是,关于王老盟主的事情,也不想让伱林泰来知道。
林大官人便又主动站了起来,皮里阳秋的说:“你如果有什么不方便外人在场的阴私事情要说,在下就告辞回避了。”
然后对赵志皋说:“在下年轻识浅,有很多人生迷惑尚未向老学士讨教明白,改日再来造访。”
反正今天跟赵志皋混脸熟的主要目的达到了,而且当着赵志皋的面,也不好意思对胡应麟太过分,不妨见好就收。
等林泰来走了后,胡应麟心不在焉的对赵志皋把事情说完,也就急急忙忙的告辞了。
胡应麟心里觉得,文坛之敌林泰来出现在南京这件事情,有必要尽快告诉王老盟主。
赵志皋看着胡应麟说完事就匆匆走人的背影,心里也忍不住感慨了几声。
没有对比就没有高低,相较之下,那位苏州林生确实更“纯粹”一点。
至少他对待自己很赤诚,没有功利心,愿意陪着自己这样一个闲散老头子慢慢聊天。
同乡晚辈胡应麟也不能说不对,但今天这种说完事就走的态度,没有林生的表现让人舒服。
但赵志皋并不知道,在他看不到的地方,林大官人并没有走远,就在大门外成贤街上晃悠。
胡应麟刚出了国子监,就被几条壮汉堵住了。
林泰来笑眯眯的说:“为何这么快就出来了?你到南京,见了同乡老前辈,怎得不多说一会儿话?”
胡应麟呵斥道:“与你何干?”
林泰来忽然又问道:“王老盟主是不是也到南京了?
不然除了王老盟主,没人能让你不顾同乡老前辈,如此迅速离开国子监。”
胡应麟不想答话,绕开林泰来就要走,却被林泰来牢牢按住了。
胡应麟色厉内荏的冷笑道:“光天化日之下,你还想对我动手?”
林泰来松开手,半是解释半是警告说:“不要误会!无论王老盟主在不在南京,我只想告诉你一句话。
我到南京城,是为了参加武举,与你们复古派无关。
所以你们复古派也不要产生什么误判,彼此相安无事最好!”
林泰来真有点担心王老盟主怀恨在心,从南京兵部搞事,而自己在南京兵部又没有硬关系。
虽然自己硬实力在这里摆着,但遇上麻烦也够恶心人的。
“相安无事”这四个字非常让胡应麟心动,因为林泰来简直就是他的噩梦心魔。
他至今也想不通,为什么林泰来能猜中他心里的《登高》和《春江花月夜》?
今天再次见到林泰来,他已经开始担心晚上会失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