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王老盟主私下里曾经后悔说,当初褒扬提携汪太函,都是看在张居正面子上的违心之论。”
王世贞:“……”
汪道昆:“……”
造谣不可怕,可怕的是真话。
王世贞看着汪道昆,汪道昆看着王世贞,无言以对,无话可说。
林泰来又朝向吴国伦,打了个招呼说:“川楼公!前年苏州一别,今日风采更胜往昔!
如今湖北文坛在您的领导下,可谓是勃勃生机蒸蒸日上,放眼望去都是繁荣!
不但出了李维桢这个老盟主指定的文坛后辈第一人,还出了个有声有势的公安派!”
吴国伦虽然对林泰来观感很差,但伸手不打笑脸人,林泰来这几句话还是挺好听的。
在他的影响下,没准几十年内,湖北能取代江南,成为文学中心。
然后又听到林泰来说:“但我们江南文坛就不行了,未来前景比湖北差远了。
明明我们江南有天下文坛盟主坐镇,基础也更深厚,但文学事业的发展却落后于湖北了,实在可悲!
难道我们江南士子不行?我和苏州扬州士子讨论这个问题,觉得这是领头人的差距。”
王世贞:“……”
吴国伦:“……”
王世贞看着吴国伦,吴国伦看着王世贞,无言以对,无话可说。
林大官人就上来这么一会儿,就仿佛是润滑剂,让四巨头之间关系更丝滑了。
如果这时代已经有了微信,文坛四巨头之后起码要多建好几个群。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只能对林泰来有身份压制的张佳胤开口道:“你见也见过了,可以退下了吧?”
林泰来连忙道:“方才只是寒暄,还有正事没说!”
张佳胤喝问道:“你除了挑拨离间,还能有什么正事?”
林大官人叫道:“门生我是来求救的!前几天被盐运司定了走私罪,望老恩师伸出援手,拉我一把!”
张佳胤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说:“知道了!我试试看,你今天先退下吧!”
林泰来愣了愣,下意识的说:“老恩师你怎么能答应了?”
张佳胤顿时脸色就黑了,质问道:“原来你希望我拒绝你?”
“要不,还是拒绝了吧?”林大官人诚恳的说,“门生不骗老座师。”
张佳胤气得拍案骂道:“滚!不管你了!”
第三百四十五章 你一定有办法
随着文坛四老巨头的碰头,这次文坛大会算是正式拉开了序幕。
一时之间,抵达扬州的名士如过江之鲫,当然是以江左为主,再远的也赶不过来。
而且大部分都是复古派门徒或者名义上附庸于复古派的人,其他宗派的也不屑于来参加。
据不完全统计有有苏州城文坛领袖王稚登,云间双璧董其昌、陈继儒,被吹为王老盟主学术衣钵传人的胡应麟,金陵名士顾起元,嘉定文坛扛把子殷都、无锡邹迪光、大学士王锡爵儿子王衡等等等等。
对此林大官人的感想就是,每每开大会才知道还有这么多名士,大部分平时都想不起来。
也可能是混的圈子不同,所以与这些名士往来较少。
相应的,也有大批花船从金陵秦淮河驶出来,一直开进了扬州城,塞满了后世被称为小秦淮的河道里。
毕竟“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从南京城到扬州城实在太方便了。
城中有一个人并没有关心那些名士和名姬,所有注意力只放在林大官人身上,那就是盐运司的费运使。
有一个疑点不停在费运使的心里回绕,林泰来为什么还不去上告?
当初盐运司给林泰来定罪后,林泰来当堂表示,要去巡盐察院上告。
但是一直到现在,林泰来还是没有去过巡盐察院上告,这就让费运使感到不寻常。
其实费运使内心是非常期盼林泰来去上告的,这样就把最大责任推给巡盐察院,而盐运司的压力就会小很多,至少不用背锅了。
这日金陵名士顾起元进了扬州城后,居然不避嫌疑到林宅拜访,捎来了隐退名媛马湘兰的书信。
白秘书戏言道:“这么老的女人,还余情未了?要不要奴家帮你代笔写回信?”
林大官人答道:“马姬写这封信,是为了老情人王稚登。这老登子似乎不安分,马姬请我帮忙看着点。”
白秘书掩口而笑,“什么老登子,真难听。”
林大官人正想借用后世流传很广的“老头子”这个段子卖弄一下,忽然听到禀报说张凤翼来拜访。
当初张凤翼为了开拓书画市场,跟着林泰来一起来扬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