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话事人 第699节(1 / 3)

而后徐贞明又听说林泰来即将回乡,从松江知府离任后就在苏州城等待着。

应付完无聊的迎接仪式,林泰来继续入城,并招呼了徐贞明一起上船。

在船上,徐贞明主动问道:“为何将我升到福建?为了海贸?”

林泰来一本正经的答道:“为了促进福建人民与江南地区的交流,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徐贞明:“……”

开展走私业务合作,也能说得这么高大上?

海上贸易的专业性实在太强了,不是林泰来一拍脑袋就能立刻在苏松地区大规模上马的。

从造船技术到航海经验,都需要大规模的学习和引进。

林泰来又说:“福建是当今海贸最活跃的地方,我这边从两年前就开始招募太湖船户去福建学习,而且也会从福建大量招人过来。

所以将你升到福建,就是为了在这些事情上更方便,你要做好长期在福建为官的准备。”

徐贞明虽然在历史上一事无成,但有点“非战之罪”的因素,实干能力估计能超过这时代百分之九十的官员。

他在苏州呆着等待林泰来的这段时间也没有白浪费时间,走访了一些常住在苏州府的福建人。

毕竟苏州城作为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各地人都有在这里经商的。

故而徐贞明根据走访结果提醒说:“可以得知,你若想从福建大量招募下海之人,以你在本地的威名,是非常可行的。

他们那些敢于冒险下海讨生活的人,最需要的当然就是能在陆地上包庇住他们的靠山。

但是也不是没有障碍,目前最大的障碍就是巡抚赵参鲁!”

林泰来诧异的说:“何出此言?难道他们觉得,我在苏州还不如赵参鲁?”

徐贞明解释说:“赵参鲁之前在福建为巡抚,一直严厉禁海。甚至以私通倭寇为罪名,捕杀了不少人。

如今赵参鲁又在江南为巡抚,福建那些下海讨生活的人怎能不望而生畏?

就算有九元君你大力招募,他们也未必敢来啊。”

靠!林泰来忍不住骂骂咧咧几句,没想到问题还是出在赵巡抚这里。

这巡抚针对自己烧起三把火就算了,没想到还是自己开展走私……啊不,开展海贸大业的最大阻碍。

还是要解决问题,而且不能太久,等明年朝鲜开打,就更顾不上了。

想到这里,林泰来扭头就对高长江说:“把我的话传下去,若能让赵巡抚破防者,赏银千两!”

高长江:“……”

苏州城河道太堵了,船只一路走走停停。

经过位于城西的守备司时,林泰来忍不住上岸,借了马匹回家。

------------

第六百四十二章 子侄们的教育问题

今天沧浪亭林府也是张灯结彩,全家老少男女齐聚一堂喜气洋洋。

林泰来进门后,便看到自家父母、兄长、妻妾、儿子全都在等着。

而后就传话出去,今天和明天林大官人不见外客,只和家人团聚。

林泰来与父母见过礼后,又接受妻儿的拜见。

如今在苏州的三个儿子里,林九一和林九五都已经六岁,嫡子林双喜也有三岁了。

看着逐渐长起来的三个儿子,听着稚嫩的童声叫爹,林泰来恍恍惚惚,瞬间感到自己失去了一种叫少年感的东西。

夫人王十五趁机对林泰来说:“九一和九五这哥俩已经六岁,眼看过了年就是七岁,也该到了发蒙的岁数了。”

虽然这两个孩子不是王十五亲生,但作为正房主母,有些事情还是要她出面操心的。

而且必须要更加上心,不然就会被别人说闲话。

听到刚进家门,还没来得及久别胜新婚,话题就开始转向孩子教育问题,林泰来又恍惚了。

自己不但已经失去了少年感,中年感还正在快马加鞭的赶过来……幸亏不用考虑买什么学区房的问题。

王十五只感觉莫名其妙的,怎么夫君进了家后动不动就发呆?难道被外面野女人勾走魂了?

她忍不住轻轻推了一把林泰来,“夫君你倒是发句话啊!”

林泰来回过神来,看了看旁边的范娘子和黄五娘,问道:“你们怎么想的?”

但这两个半文盲能有什么见解,只能听凭林泰来做主。

林泰来又对王十五问道:“那你考虑过怎么安排了没?”

王十五答道:“想在林府做授业先生,一是要才华、品德俱佳;二是尽可能长期教学,保证连贯;三是有一定背景为佳。

在先前本打算,让我那兄长在府衙视事之余,顺带教导两位哥儿。

怎奈突然遭遇丁忧,他返回山东去了,便只能另寻名师。”

山东新城王家科举向教育实力强大,原府尊王之猷水平自然没有问题,但赶上丁忧回老家就没法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