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断磕头,鲜血染红了身前的泥土,却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
商惊秋看着她倔强而卑微的模样,眸中情绪微动,轻轻叹了口气。
那声叹息极轻,如风吹过竹叶,随即抬手,一股温和的灵气将她扶起,制止了她自残般的举动。
“为了活?”她问,声音依旧平淡。
小丫头重重点头,泪水混合着血水滑落,眼中却燃烧着炽热的光芒:“是!为了活!”
商惊秋不再多言,指尖灵力涌动,化作一层柔软的光茧,将小丫头瘦小的身体包裹其中。
光茧带着她缓缓升起,落在商惊秋脚下的灵剑旁。
商惊秋足尖一点,灵剑化作一道流光,载着两人朝着灵剑宗后山的方向飞去,身后的山林渐渐远去,只留下满地狼藉与未散的药香。
灵剑流光划破暮色,落在后山竹坞时,夜雾已悄然漫起,竹影婆娑,幽兰暗香浮动。
商惊秋抬手撤去光茧,小丫头踉跄着站稳,下意识地缩了缩狐尾,脏污的小脸满是局促,不敢随意打量四周。
商惊秋引她至竹屋旁的青石边,指尖灵力化作温润的光晕,轻轻覆在她流血的额头和红肿的手背。
伤口处的刺痛瞬间消散,淤血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连掌心的薄茧都似被灵气滋养得柔和了些。
第79章 捡回家了
小丫头屏息凝神,只觉那股灵气温暖得不像话,比山间最暖的阳光还要舒心,忍不住偷偷抬眼,瞥见商惊秋垂眸时纤长的眼睫,心中愈发敬畏。
处理完伤口,商惊秋转身立于竹窗前,月华洒在她月白道袍上,如覆一层霜雪。
她望着窗外漫天星子,唇瓣轻启,清越的声音在竹坞间回荡,竟是一段古谣:
“踏遍尘寰觅生路,千寻寒径破迷雾。
心藏赤念承天谕,不负孤行不负途。”
诗句落定,她转头看向小丫头,目光平和:“从今往后,你便叫千寻谕。”
千寻谕怔怔地重复:“千寻谕……”
三个字在舌尖滚过,带着沉甸甸的暖意。
她懂“千寻”是踏遍千山万水的追寻,懂“谕”是绝境中的指引,这名字里藏着活下去的希望,是仙子给她的新生。
她猛地跪倒在地,重重磕了三个头,这次额头不再流血,只有真诚的敬畏:“谢仙子赐名!弟子千寻谕,定不负仙子所望!”
商惊秋抬手将她扶起,指尖一引,竹屋案几上便多了一株带着晨露的三叶青,叶片青翠,叶尖微紫,正是白日讲解过的药草。
“先识药。”她吐出三个字,声音清润,“三叶青,主涤浊,叶尖带紫者为上,晨露未干时采摘最佳。”
千寻谕连忙凑上前,不敢伸手触碰,只睁着亮闪闪的眼睛仔细端详,鼻尖轻嗅着淡淡的草香,将叶片的纹路、色泽一一记在心里。
她从怀中摸出一块磨得光滑的木片,用烧黑的木炭尖,笨拙地在上面画着三叶青的模样,连叶尖的紫纹都不肯放过。
商惊秋立于一旁,静静看着她认真的模样,眸中闪过一丝极淡的暖意。
她没有多言,只是偶尔指尖轻点,灵力化作虚影,在木片旁标注出药草的特性,简洁明了,却足以让千寻谕豁然开朗。
竹坞间,竹涛轻响,月华如水,小丫头伏案疾书,仙子静立相伴,一幅安宁的师徒初遇图,在夜色中缓缓铺展。
日子如溪水潺潺,悄无声息地漫过三个月光阴。
春末的晨露还凝在竹梢,夏初的风已带着幽兰的清润。
竹坞里的时光总是这般平和,慢得能数清阳光穿过竹叶的光斑,听得见药草生长的细微声响。
千寻谕的日子被填得满满当当,却满心都是安稳。
白日里,她伏在青石案上辨识药草,案几上的木片堆了厚厚一叠,每一片都画满了药草纹路,标注着商惊秋随口提点的特性。
傍晚便跟着商惊秋在院中打坐,灵气顺着呼吸缓缓游走,周身暖融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