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一则傅清明如今的身份是沈寄嫡亲表弟;二则他气场强大,碾压芳姐儿没问题。
芳姐儿就是心头有不满,也不敢冲他怎样。
而明哥,因为汪氏生他的时候已经是高龄产妇,所以他体质不是很好。
商家子弟的出身,虽然衣食无忧,但在遍地贵人的京城是没有什么优势的。
因为这两点,他看起来就有些弱弱的。
芳姐儿自认是相府正经亲戚,对于和魏楹毫无血缘,生母还曾在魏家为婢妾的明哥就没什么敬畏了。
还有最关键的,沈寄如今称病在家,芳姐儿就没了巴着她出去认识贵妇人的希望。
之前芳姐儿能跟小芝麻没出嫁前一个生活待遇,还能得到宝月斋新出的首饰、衣服,在府里学着管理一些事情。
她心头就没什么不满,对未来充满了期望。
如今,希望和现实差距越拉越大,大概也是水满则溢,出现一个发泄的口子就破功了。
也很难得了,才十二岁的小丫头,心机就能这样深。
也难怪她父母对她寄予众望,一定要把她留在相府。
不过,傅清明也从来没想过要提醒大嫂什么。
大嫂厉害着呢,岂能不知道这小丫头表里并不那么如一?
小馒头听了傅清明说芳姐儿‘破功’的话,诧异的道:“表叔,你是说芳姐姐之前那样温婉、大方、得体,都是装的?”
他和芳姐儿接触得少,而且芳姐儿对他这个身份是相爷嫡子的堂弟,自然是很周到有礼。
所以他一时没发现她有什么不对。
小包子想想自己过去的时候,看到的牙尖嘴利说得明哥满脸通红的芳姐儿,对傅清明的话很是认同。
他是很喜欢妹妹的人,但对这个老家来的堂妹也喜欢不起来。
目的性太强,让人不想接近。
比起来,六叔家的琳姐儿可爱多了。
他想了想道:“她是生病留下的,说是小叔叔成亲后就会回淮阳去。反正也没几个月了。”
傅清明笑笑,没再说什么。
芳姐儿说是生病留下,谁知道里头有没有猫腻。
她长得很好,又正好是要说亲事之前。
如果能跟着沈寄出去应酬,别人想着相府另一个姑娘才四五岁,说不得就想聘了相爷侄女儿拉近关系。
芳姐儿为人还算有手腕,如果真能这样发展,说不定真的可以借相府的势嫁到高门。
到时候相府也只能做她的后台给她撑腰。
如今这世道,同宗同族是有帮衬的义务的。
何况她爹还是魏楹的亲堂弟。
这算盘打得不是一般的精。
她也不想想,她凭什么得到这些?
她开了个头,以后大嫂岂不得把老家那些侄儿、侄女的终身大事都担负起来?
大嫂才不会干这种傻事呢。
成了是应该的,有一点闪失她就得负责一辈子。
又不是她的儿女,从前她记不记得这个侄女儿都不好说。
让她给小权儿做媒她乐意,帮衬娴姐儿也没二话。
但那是因为长房和幺房一直是共同进退、感情十分深厚又很了解那兄妹俩啊。
巴着长房把女儿嫁进高门,就是一贯走得近的六哥、六嫂都不敢做这么明显呢。
如今大嫂‘重病’不能出门,可谓是断了芳姐儿最大的念想。
之前还有去慈心会这条途径,但如今看来那位六嫂怕也不是省油的灯。
完全没有要帮芳姐儿搭桥牵线的意思。
她可不就要恼了么。
这样下去,再过几个月她就得回去了。那这趟留下可就白费功夫了。
据傅清明对人性的了解,芳姐儿应该不会就此放弃。
不过他暂时也想不到她还能做什么。
相府读书的日子挺好,让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家庭气氛。
闲了没事看芳姐儿蹦跶也不错。
反正她也不能蹦出大嫂的手掌心。
第574章
十二岁的小姑娘, 没有大人带领,是没可能自己去交际应酬认识人的。
她自己想方设法去混个脸熟,那些贵妇人对她的态度肯定就是两样了。
另外, 想当相府侄女婿的书生是不少。
但是相府门禁森严, 慈心会也很看重男女大防,私相授受什么的绝无可能。
小芝麻回到正房, 把怎么处理的对沈寄和汪氏说了一通。
汪氏道:“总归是我影响了明哥的出身。”
明哥的爹是商人没错,但沈家本身在淮阳还是大家族。
沈三叔也是因为科举无望才会从商的。也是有家业的人, 旁人不敢随意轻侮。
但汪氏曾在魏家做奴婢、通房然后又改嫁,却着实是一个硬伤。
魏家那些人心底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