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唉,小芝麻刚才也离京了,如今她跟前就只有小豆沙一个了。
好在,小馒头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有小包子照看着。
小芝麻也有徐赟照顾,她也稍微放心点。
正想着,小豆沙喜滋滋的进来了,“娘,王爷给了我九十九两零花钱。”
“干嘛不多给一两啊?”
小豆沙嘟囔,“凑成整百就得上缴嘛。”
她已经和王爷说好了。等她下次休息,就一起去书院送温暖。
嗯,清明叔说他也要一道去。
二哥、三哥好可怜哦,就这么被爹娘赶到书院去了。
刘準说的,贾氏在一旁也都听到了。
她在心头默默核算了一下书院的物价和宁哥带的银钱,觉得儿子应该能过得不错。
而且分开住的话,宁哥就等于跟着信哥混。
那生活上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可还是担心他能不能跟得上学业。毕竟他可是第一百名进去的。
沈寄看穿她所想,“儿孙自有儿孙福,让他们自己出去体验一下生活吧。”
她还是心不够狠,又背着魏楹给他们小哥俩在小豆沙那里争取了三十两银子的外援。
不过,这书院真的是敛财有道啊。
就一个单人学生宿舍,一个月就要收五两银子。
不过,他们对贫寒学子还是想得很周到。这红果果的劫富济贫啊!这位山长还挺有想法的。
过了两日,贾氏就回淮阳了,临行对沈寄千万拜托。
沈寄自然是满口答应,一定会好好的照顾宁哥。如果他学业上跟不上,还会请人帮他开小灶。
贾氏不放心的走了。
小豆沙每天都要上课,小亲王也要去皇族长身边做事。
沈寄一下子觉得跟前好寂寞。
她跟前头回这么清静,实在是不习惯啊。
“王爷,你带我出去走走吧。”
魏楹不让沈寄单独出门,这天她就找上了小亲王。
小亲王道:“成啊,我本来就是回来,准备带你跟小豆沙去看看哥哥、嫂子要开的书肆的位置的。”
沈寄一听这么回事儿,“那这次不算啊,下次补上。”
以前小权儿休沐的时候闲着,会来带沈寄出门去逛。
如今他新婚又忙着张罗起家里的生计,沈寄就只能指望小亲王了。
至于傅清明,他二月才刚考过童生试的县试。
四月还有府试,考过这两个他就是童生了。
正好今年也是院试的年份,再考过就有机会成为秀才了。
魏楹给他弄的学籍就在京城,因此不用赶路,到了日子去应考便是。
这会儿他在准备府试。
顺利的话明年就可以考东山书院的入学试了。
他说回头要一道去看小包子、小馒头,更多的是考生去看高等学府的意味。
不然不用急在备考期间。
所以,沈寄肯定不能让他带自己出门。
这会儿听小亲王如此说,沈寄欢欢喜喜换了一身外出的衣服。
就等着小豆沙和曦姐儿放学了。
最近淮阳的亲戚都走了,魏柏一家也就住回自己家中住。
曦姐儿每日坐马车来上课,有时候也留宿相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