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那手字漂亮吧, 人也够漂亮的,结果是大汉奸。
还有胡兰成, 有才是真有才,没品那也是真没品。这种反例还是不少的。
那人瞥沈寄一眼,“这位夫人算是说对了。此人人品之低劣,世所罕见。”
小馒头有些受打击, 他是真的看到这幅字就眼前一亮啊。闻言不由道:“他做什么了?”
那人犹豫了一下,“好吧, 我也是不忍见你们外乡人被人欺骗。”那人顿了一下然后道:“盗嫂!”
这一下就连胡濙都面现鄙夷。
这样的人字写得再好,也不值得买。他就算是低价拿下,也卖不出去的。
只要人家知道这背后的事儿。转卖出去说不准买主还会觉得受到侮辱,到铺子里闹事儿。
沈寄也是一凛,虽然曾有过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之道,盗嫂受金之辈都可以重用。
但是叔嫂通奸这种事别说正统文人了,就是□□也容不得啊。
陈浩南也因为被人坑,中招碰了山鸡的女人,然后被洪兴逐出门墙过。
“那怎么还准许他到此地卖字呢?”
“此地之主之前没定过禁止的规矩,被他钻了空子。不过,他休想混淆视听。”那人一脸的义正辞严。
沈寄觉得只听人一面之词不妥,她心底其实是把这幅字排为了今日魁首的。
她侧头看向挽翠,后者会意的出去打探更多的消息。
那副字排得比较靠后,场中此时已经开始从第一幅竞价。
小馒头收拾了一下心情,陪着胡濙参与起来。
胡濙那里本钱倒是挺充足,有一个老仆保管着。一会儿竟然已经买下了两幅,一幅字一幅画。
沈寄冷眼旁观,台下那些售卖字画的书生,有人神情紧张,有人却喝着上品铁观音,悠哉与人笑谈,完全不在意作价几何的样子。
看来是有人求名、有人求利。
那神情紧张的书生,衣服不是很合身,搞不好是借来的。但这些人显然都是有所在意的。不然,干嘛来啊?
倒是有一人,一直一言不发,挺直腰背坐在那里。
方才隔壁的儒生以鄙夷口气说起时,朝那边看过一眼。看的似乎就是此人。
这么说那副字是他的?他就是盗嫂之人?
这人没转过身,不过看背影倒像是个伟丈夫。
他的衣服洗得发白,虽然没有补丁,但看得出来穿了不短的时日了。
估计也是家里快揭不开锅了才会来此卖字。
听儒生所言,当年倒是有人千金相求他的字。不过那时候多半清高不愿卖字为生吧。
挽翠回来了,凑到沈寄耳边道:“不尽然。此人的确是娶了寡嫂,但在那之前应该没有苟且之事。是大姑爷这么说的。”
徐赟说的,那可信度肯定比随便一个陌生人讲都高多了。
至于盗嫂之说,怕也是外人揣测,当事人无从分说。
如果只是这样,沈寄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不就是嫂子改嫁给了小叔子么?
“还有么?”
“这对夫妻成婚后便遭家族除名,连同他们带走的一个小姑娘。如今生计很是艰难,而且那位夫人有喘疾,治病花去了不少银钱。这是此人第一次来此卖字。”
那这个男子倒是挺有担当啊!这种情况下依然不离不弃。
不过看周围人对他的态度,连那贫苦的书生都离他三步之遥,今天看来不乐观啊。
旁边有人坐了下来,沈寄不用看就知道是魏楹。想必也是听说了她在打听这件事过来看看吧。
“就是倒数第四幅?”魏楹的声音响起。
“嗯。”
小馒头发现父亲也来了,父母还说起他之前拍案叫好的字,不由朝他们看过来。他其实还是很喜欢那副字的。
魏楹道:“先看看再说。”
低头瞥见胡濙带的老仆去办交割不由笑道:“怎么,小胡濙买了字画?”
胡濙点头,“是啊,魏爷爷。魏三叔帮我看的。您看!”
魏楹一眼扫过,是良是莠已是一目了然,点头道:“还算不错。”除了倒数第四幅,也就这两幅有点收藏价值了。
后面几幅胡濙就没有参与竞价了,很快到了倒数第四幅字。半日都无人喊出一个价位来。
终于,有人出声了,“一两银子”。
满场哄堂大笑,之前每一幅底价就没有少于十两的。高的还拍到百八十两。这叫价一两分明是羞辱人了!
小馒头蹙眉,看向父亲。他并没有听到挽翠说的话,只是为那副好字不值。
“一两银子一次”
“一两银子两次”
魏楹轻道:“你自己的银子,自己做主就好。都分家了,早不是孩子了。”
“五十两银子!”小馒头朗声叫道,打断了上方要一两银子拍板的声音。
一时满场的目光齐聚过来

